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4万件文物将不再是“漂一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10:16 上海青年报

  上海择址重建历史博物馆

  本报讯(记者 刘晶晶)印证着上海历史记忆的近4万文物,经过4年的颠沛流离,终于要有一个固定的“家”了。记者近日从市文管部门获悉,上海将重新建造起一座历史博物馆,全面展示上海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具体馆址仍在选定中。

  博物馆长期寄人篱下

  虽然一直存在,但上海历史博物馆始终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1983年建立后,先是借了上海市农业展览馆第5馆作为陈列馆,1991年迁入虹桥路1286号,2002年因为场馆租借期满被迫关闭,自此之后,博物馆就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场馆,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由于没有“家”,博物馆中近4万件馆藏品只好四处流浪,大部分比较宝贵的文物存放在周浦的仓库里,一部分放在定西路汇中商务楼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暂时的办公地点,图书资料则存放在上海广播器材厂。唯一可以对外展示的场所是

东方明珠下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但因场所限制,展示的文物不及整个馆藏的1/4。

  珍贵藏品难得露面

  据上海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杭侃介绍,与上海博物馆相比,历史博物馆可以更完整地反映出上海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脉络,几十年的积累,也收集到了不少珍贵藏品,比如明代韩希孟顾绣花卉虫鱼册、七宝寺藏金字写经、近代陈化成抗英遗物“振远将军”铜炮、原汇丰银行门前的铜质对狮、1893年英美法租界界碑等,但这些藏品却因为没有“橱窗”只能藏于深闺。这两年,历史博物馆只能通过借些场所不时举办一些流动主题展,让市民可以窥点真貌。

  家安何处尚待选择

  幸而,市文管部门近日传来消息,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建造已被列入“十一五规划”中,目前已开始了选址,方案还在甄选中。

  历史博物馆方面的意见是设在外滩汇丰银行大楼或是老工部局大楼,与档案馆新馆相邻,方便市民参观,也可以成为外滩旅游的新亮点。但部分专家认为外滩建筑的殖民色彩太浓,建议将人民广场地区的工人文化宫进行改建,与上博、规划馆相串联。但目前可能性最大的方案是在历史文化悠久的龙华地区新建场馆,专家认为,这里有龙华塔、龙华古寺,又临近徐家汇藏书楼、天文塔旧址等文化遗址,是市区少有的带有上海本地

传统文化风貌的地区,最适合上海历史博物馆“久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