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探秘专题 > 正文

澄江关索戏:远古文化的余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22:26 玉溪新闻网

  澄江的小屯村,坐落在抚仙湖畔一个偏远的山凹里。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小屯村的农民就会放下锄头,换上戏装,戴上面具,就着村子里简单的场地演出关索戏。关索戏是傩戏的一种,在演出前要举行盛大的仪式,演出时带着面具,是比较古老而稀有的地方戏。关索戏在祈神赐福、驱疫纳吉的最为原始的愿望下,演绎远古文化的美丽,因此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玉溪日报社的记者邢定生进行过多年的民俗研究,对澄江的关索戏也做过专题了解。他说关索戏是傩戏的高级阶段,具备傩戏文化构成的要素。但关索戏并不是澄江的本地戏,而是清朝时从曲靖、陆良等地传进来的。在其他地方渐渐丧失关索戏存在的土壤而消逝时,澄江的关索戏却生存了下来。1994年,国际傩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澄江召开。澄江的关索戏遇到了这一历史机遇,得以充分的发掘和保护,成为了云南傩文化的代表,声名远播海内外,受到许多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追溯起关索戏在澄江得以流传的原因,邢定生认为关索戏迎合了人们驱疫避邪的心理,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加上过去云南信息传播较慢,地理单元文化比较发达,促使关索戏能在引进之后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二是澄江有李恢其人,在澄江一直流传着李恢之子与关羽之女关银屏的故事。关羽是忠和义的代表,在西南片区享有大神的美誉,在澄江的影响更为深远。凡与关家相关的体裁都深受老百姓的欢迎,都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关索戏正是迎合了老百姓的心理,在澄江才有生长的土壤。

  关索戏这一有着独特历史、民族、宗教文化价值的戏目怎样保存下来,也是邢定生研究的对象。他说过去婚丧嫁娶及重要节日,都要演关索戏。但现在,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冲击,关索戏原有的性质已经变样,固有的功能已丧失,适合于关索戏生长的土壤也正在消逝。一些关索戏存在的先决条件已丧失,靠最先的原因已带动不了它的发展,要靠政府来进行保护。所以政府应该重视起来,用现在很容易做到的音像手段把它保存下来。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加以开发,让这一戏剧的“活化石”继续延续下去。而且,充分保护利用关索戏,对澄江旅游业的发展、文化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保护关索戏,也是在保护一种正要消逝的民族文化。 (本报记者 王春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