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上海科学家发现胶质神经细胞具有可塑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19:59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占人类脑细胞总量90%的胶质细胞,常被认为像“胶水”一样粘附在神经元细胞周围,只对神经元起到支撑和营养作用;但最新研究发现,这类惰性细胞不仅具备信息传递和处理功能,而且具有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可塑性。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家昨天公布这一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9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上。

  神经学科诞生百余年来,研究者一般把神经细胞中的神经元作为大脑的“聪明之源
”,认为它们“触手”的尖端———突触具有信息传递和处理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改变,一旦改变还能维持很长时间,具有“长时程”的可塑性,这可能就是大脑智能的基础。好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脑受到某一次较大刺激后,相关突触的反应机制就突然增强,这一“重塑”事件能被长期保存。

  在人类百亿个脑细胞中,被认定为“智者”的神经元细胞约10亿个,其余则都是看似有点“懒惰”的胶质细胞。但为什么脑中胶质细胞的比例却与生物进化程度成正比?比如果蝇只有25%,老鼠仅65%,人类则高达90%。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元与一类“NG2”胶质细胞间存在直接的突触联系,但这种联系到底有何意义却一直不清楚。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员段树民及其博士生戈鹉平、杨秀娟等,经过4年多研究,发现这种胶质细胞的突触同样具有神经元突触那样的可塑性,也能通过刺激产生“长时程”的增强反应。也就是说,它们其实也很“聪明”,可能与大脑信息处理、储存及学习、记忆有关。从这两类神经细胞的形态区分看,神经元细胞的“触手”较长,适于相对长距离的信息传递;而NG2胶质细胞的“触手”较短,似乎更适应某个局部的信息处理。

  胶质细胞如何“另辟蹊径”接受神经元的信息?段树民介绍,大多数神经元之间突触可塑性的产生,是由于激活了一种叫NMDA的“信息感受器”———受体,尽管NG2胶质细胞并没有这种受体,但它们却拥有另一种与大多数神经元不同的AMPA受体,对钙离子也具有通透性,能让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产生可塑性变化。这些发现对人们更深入认识大脑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