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容易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9:56 深圳商报

  原深圳市博物馆馆长黄崇岳: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容易产业化

  几十年的博物馆工作经验,数万里的东西方文物考察之旅,使得原深圳市博物馆馆长黄崇岳的眼光格外老辣。面对深圳文化遗产严重流失的现状,他不说困难只谈建议。他说
,保护文化遗产最怕过犹不及,保住了“物质”失去了“非物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改”、创新甚至“再青春”,也是一种保护;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促成产业升级,更是保护它们不被拆建的最好途径。

  保护文化遗产最怕过犹不及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要附着在相应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即一些文物建筑之上?

  黄崇岳:任何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必须要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但又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没有物质,非物质便难以传承,没有非物质,物质便成了空壳,二者的内在联系非常密切。换句话说,载体和文化内涵都要保护。譬如一个客家围,我们保护“客家围”,便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客家围为载体的客家文化,如客家

美食、白切鸡、酿酒、唱山歌、祭祖等民俗,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在实际工作中,这二者的关系应当怎样处理?

  黄崇岳:就拿客家围来说,必须注意一点,没有客家人居住在这里,客家围所承载的客家文化就会一天天消失,逐渐成为一个空壳,没有任何意义的空壳。因此,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要盲目隔绝它所承载的文化形态,不要把围屋里的居民一律迁出,不要过犹不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新中保护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非常严重,有没有实质性的措施来保护它?

  黄崇岳:的确面临这个问题,像我的家乡梅州,年轻姑娘都不唱山歌了。我建议,不仅要保护好,而且要创新。譬如原来的粤剧是不能用小提琴来伴奏的,

京剧的伴奏乐器仅有京胡、月琴、京二胡“三大件”,如今为了演现代京剧,我们可以把交响乐团也用上。那么,客家山歌也是这样。实际上,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春版”,揉进一些现代元素,既是创新也是保护。

  记者: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深圳的根。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就是找到深圳的根?

  黄崇岳: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守护深圳人精神家园的重要形式。就像我们保护客家围,要关注的其实是客家人那种长途跋涉、艰苦开拓的精神。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深圳在四个特区中发展得最好,如果本土文化中不具备艰苦开拓、创新进取、包容开放的文化基因,是万万不可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看到它背后所隐藏的精神。

  能否将客家围屋建成“客家大观园”

  记者: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西方的做法怎样?

  黄崇岳:我去过西方许多国家,欧洲、美国差不多都走遍了,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圈旧城建新城,波士顿和

马德里非常典型。在波士顿城市正中,有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但它的划定和深圳划紫线不同,是规划部门在城市扩张之初的一个远见,把整个旧城圈起来,以此为中心,再从外围一层层扩展新城区。另一种是保护原始的、散落的村寨。

  记者:我们应当怎样借鉴西方经验,保护现有资源?

  黄崇岳:由于规划太晚,目前深圳最大的问题,是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建议,保护和利用同时进行。譬如将一个客家围屋建成“客家大观园”,在保护它的前提下,再进行开发利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不完全是公益事业了,它更是可以利用的载体,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容易产业化的。西班牙小城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就是一个绝妙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以前,毕尔巴鄂是一座靠海的工业小市镇,随着钢铁、造船业的衰退而没落,由于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入驻,原有的文化资源“变废为宝”,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

  作者:记者刘悠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