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2006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专题 > 正文

记者手记:珠峰清垃圾700米用了12小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18:07 北京晚报
科技时代_记者手记:珠峰清垃圾700米用了12小时
记者在清理珠峰垃圾(章轲/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珠峰清垃圾700米用了12小时

  本报记者和志愿者一起今天凌晨零时撤下珠峰

  记者手记

  雪线之下的珠峰大本营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几乎不设防的旅游观光景点,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珠峰将迎来更多的游客,这种趋势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旅游需求的实际增加在给当地经济带来增长的同时,也会给珠峰的环境带来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珠峰大本营上越来越多的帐篷、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大的水流、越来越高的雪线、已经显示出这种变化的不可阻挡。面对人类,这个地球上最高的一块净土正在无奈地逐步收缩它的防线。如何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双赢,我们的后世子孙期待着我们做出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抉择。

  本报记者参与清扫垃圾。

  环保志愿者连续奋战12小时清扫珠峰。

  最新进展一地球海拔最高小学今通电

  今天一早,“2006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的志愿者一行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学——曲宗巴松完小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儿童节。

  曲宗巴松完小位于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境内,海拔47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学校之一,学校共有师生250余人。志愿者们在过去两年里一直对小学进行生活用品和教学设施的捐助。2005年,安利(中国)公司为曲宗巴松完小捐赠了20万元用于小学校舍和学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学校正式命名为“藏安希望小学”。

  在了解到曲宗巴松完小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尚未通电,学生只能依靠自然光线和原始的照明方式学习生活的时候,“2006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的志愿者专程携手目前国内外在清洁

能源发电领域内领先的尚德
太阳能
电力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小学校捐赠了太阳能发电设施。昨天一天,尚德公司的工程师和几名志愿者一起在小学内拉好了通电所需的各种设施,并于昨天晚上进行了试通电。

  今早5时,志愿者就从定日赶往巴松完小,清晨,五星红旗伴着第一抹朝霞在曲宗巴松完小冉冉升起,高昂的国歌声在小学校上空响起。扎西校长、西藏登山队桑珠队长、尚德电力公司代表共同拉起电闸,电灯照亮了所有的教室,孩子们将迎来第一个光明的“六一”儿童节。同一天,“2006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志愿者们专门为这所学校的孩子搭建的“士力架”篮球场也正式落成。下午,曲宗巴松完小教职工和志愿者进行了两场友谊篮球赛。志愿者一行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文体用具和图书画报,希望这些能成为孩子门接触外界的窗口,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知识。

  最新进展二

  连续12小时清扫珠峰

  经过将近12个多小时的努力,到昨晚近7时,“2006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环保登山队的队员们,基本完成了珠峰5120米以上、5800米以下的白色垃圾清理工作。

  昨天早晨7点,珠峰大本营上的珠峰环保登山队的队员就带着干粮向高海拔地区进发,由于高海拔带来的各种困难,为了不到700米的沿路白色垃圾,环保志愿者一直工作到了晚上。由于志愿者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再在大本营露营,环保登山队决定携带清扫来的垃圾逐批下山,最后一批成员于今天凌晨零点20分才返回定日。

  珠峰见闻一游客足迹成倍增长

  昨天傍晚,记者在珠峰大本营绕了一圈,发现大本营附近大约有一百个左右的帐篷,居住的人口可能将近千人,很多帐篷上都写着提供食宿等广告。而记者在大本营附近只看见两个垃圾箱,很多垃圾都被散放在帐篷外边,等待珠峰自然保护区环保队的定期清理。

  参加过2005年珠峰大行动的志愿者章轲告诉记者,去年大本营里还没有这么多生活垃圾。“珠峰作为一个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结果就造成大本营的接待能力越来越强,这里的‘常住’人口一多,生活垃圾自然成倍增长。”保护区站长拉巴次仁也告诉记者,由于垃圾增多,环保垃圾袋几乎成了保护区内最紧缺的物资。

  珠峰见闻二牦牛粪糊住登山路

  志愿者们早晨从大本营出发后不久,就发现路上的易拉罐、塑料瓶不断增加,最为严重的是遍地的牦牛粪便。海拔5300米以上的山路上,志愿者们踮着脚尖也几乎踩不到路,厚厚一层的牦牛粪不仅把路面糊住了,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让本来因为缺氧而大口喘气的志愿者们不得不经常掩住口鼻,抵挡空气中的臭气。在海拔5400米左右的山路旁,还倒毙了一头死牦牛,“估计因为缺氧力尽最终窒息而死。”西藏登山队队员次仁多吉给这头可怜的牦牛出具了“死亡报告”。

  西藏登山队队长桑珠告诉记者,很多业余登山爱好者向高海拔登山过程中,需要携带大量给养,因此需要牦牛负责运输,这才造成大量牦牛粪便出现在珠峰沿途的情况。

  深度分析

  极限环境影响垃圾处理

  珠峰生态环境的脆弱,不仅表现在其自身消化垃圾的能力不强上,也体现在垃圾的处理途径过于艰难上。由于珠峰地区不具备处理垃圾的能力,珠峰上产生的垃圾至少必须拉到定日进行处理。这之间的距离虽然只有100公里左右,但是其道路艰难程度使运出的每公斤垃圾都可能具有“黄金”的价值。

  从定日到珠峰的路基本都是山路,而且都是异常危险的盘山土路,路面宽度只有3米左右,几乎无法错车,路边也基本没有保护栏杆,因此被称为九曲八十一道弯。这当然是一个约数,但这是一个被缩小的约数,由于车子一直在多座大山中穿行,这一路的拐弯可能有上千个,而且多数拐弯都是类似于胳膊肘弯的大弯度,记者在车上坐着的时候感觉车子都是在马上要俯冲到悬崖下的最后一个关头才又拐到了土路上。这样的路要将垃圾用大车运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珠峰地区的垃圾数量如果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造成的困难会成倍增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