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 > 正文

科学时报社论:热烈祝贺中国科协七大召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15:05 科学时报

  动员千军万马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年,必将以“中国创新元年”的鲜明印记载入史册。

  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向全国人民发出15年内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各项任务落实到科技工作的各个环节。

  3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变成全社会的行动。

  5月23日开幕的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是又一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盛会,将是又一次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誓师大会。

  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将成为动员全国科技界的千军万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参谋部。

  中国科协的前身是“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1958年9月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167个全国性学会,31个省级科协及广泛的地方、基层组织,430多万会员的科技团体。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5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的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科技界与教育界、经济界和企业界众多专家参与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实施,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

  5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体制改革日益深入,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发生了显著变化,科技人员的就业方式、分布状态和利益关系都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科技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工作者数量达217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总数达120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科技论文总数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我国科技人员在国际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占世界总量的5%,位居世界第五位。科技人才队伍中高素质人才的比重不断提高,研发人员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到80%。科技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显著改善,中青年人才成为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45岁以下人员已占70%。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发人员的分布发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企业研发人员大幅增长,目前企业研发人员所占总量比重已超过60%。全国已有1200多家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65家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全部启动。在全国2.7万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设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达6500多家。

  这是一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先进队伍,这是一支掌握了现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的特别能战斗的创新队伍,这是一支既了解世界又了解中国国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队伍。

  对我国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快速发展。知识的创造、传播、运用和扩散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情况瞬息万变。国家、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全球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都在加大,各种突发性危机此起彼伏。为适应这些变化,各国都在建立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国家创新体系,都在强调人才和知识的作用,强调加强科学研究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都在依靠技术创新持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争夺。当前,科学技术本身也正处于新的革命前夜。

  信息、生命、纳米和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科学突破,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和催生新的产业群。空间和海洋的研究利用将开辟人类生存的新空间。材料、能源、环境、农业、医药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引发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对世界经济、社会和综合国力竞争产生重大影响,也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带来新的后发机遇及严峻挑战。

  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先天不足带来的瓶颈制约将长期存在,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按照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此外,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国情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必须依靠教育、科技、文化和法律,培育素质良好、道德高尚、勇于创新、奋力拼搏的劳动者大军、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迅速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上述国内外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节能降耗和新能源开发等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积极投身自主创新的伟大实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努力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帮助公众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中国科协七大将选举产生的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将担负起在今后5年动员全国科技工作者投身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实践的历史重任。

  今后5年,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起步时期,也是15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全世界将会看到,中国2000多万科技工作者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紧依靠13亿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

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奇迹。

  预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