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沙漠治理的石质构件在甘肃白银问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23:4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兰州五月二十二日电 (苏延忠)由西北矿冶研究院退休工程师陈学廉和甘肃农业大学教师韩国君合作研制开发的一种用于沙漠治理的石质构件,日前通过了国家专利局审查,授予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为防沙治沙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种新型石质构件是一种工程治沙中采用的机械性沙障构件,外观呈四面体,高度为三十厘米左右,重量为五至十公斤,表面经过防渗、耐晒、抗风蚀及彩色处理。该构件可
近年来,中国对于防沙治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草方格沙障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些采用柴草、粘土、卵石、芦苇、木材等为材料的机械型沙障不耐久。而目前国外流行的化学治沙方法造价高,施工条件要求严格,实施后沙层需采取保护措施,使之难以推广。 陈学廉和韩国君发明这种石质构件可采用具有化学活性的粉煤灰、煤矸石、化学石膏、石灰、沙子等制造。原料大多为固体三废物,可节约能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前景广阔。相比化学治沙和草方格治沙方法,这种石质构件经久耐用,成本较低,具有多重治沙功能,且施工方便,综合效益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