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 > 正文

2004年第15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22:37 新浪科技

  第15国际植物保护大会于2004年5月11日-16日在北京举行。59个国家和地区的206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412篇。在第15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理事会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正式当选为其理事会成员。中国植保学会理事长成卓敏研究员当选为理事。

  从本次大会递交的论文、大会报告、分组报告交流及墙报展览的情况可看出,目前植物保护领域国际上主要热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有害生物分子生物学和植物保护生物技术

  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的现代生物科学的诞生和以基因工程为重点的生物技术的兴起是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的事件,近年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和突破又推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发展为现代植物保护学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思想启迪,极大的促进了植物有害生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抗病虫和除草剂

转基因植物、杀虫、防病基因重组微生物、植物病原的分子检测与诊断技术、抗病虫细胞育种以及以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的分子病理学、分子昆虫学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其中作为农业生物技术最为活跃的领域、抗病虫的转基因植物和微生物已率先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效手段,并将成为本世纪植物保护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本次大会上会议组织者安排10个大会报告有4个是有关病虫害分子生物学或生物技术方面的,两个学科“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和“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主要涉及此领域,其他一些学科或专题也有很多代表提交的论文或分组报告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与会代表在会议期间积极参与这方面报告和墙报交流、讨论热烈。

  2、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在此次会议中,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也大受代表的关注,如“植物保护:走向数字化”、“追踪病虫害的时空动态”、“宏观植物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等专题,参与人数较多。这是由于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一些高科技手段或方法如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图像识别和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技术(AIS)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IMS)等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之,一些相关学科如空气生物学、生物气象学等的交叉和渗透,也极大的促进了此学科的发展,这些发展为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动态进行监测、预测和决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植物保护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本世纪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3、病虫害生物防治、环境友好型农药、农作物及产品的产前产后病虫害管理等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呼声逐渐高涨,基于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很多科学家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环境友好型农药、GMO安全性评价、农作物及产品的产前产后病虫害管理、有机农业、辐射不育技术、甲基溴替代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各国政府和社会机构、公司等在这些研究领域也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力度,因此在本次会议上这些领域递交的论文和与会者也比较多。

  1、提高了中国植保学会和中国植保学界在国际植保科学技术协会(IAPPS)和国际植保学术界的地位和威望。在本届大会上展示了中国植保科技工作者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在病虫害防治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中国植保学会全体会员对本届大会的热情和积极投入,参会人数达到1462人,参会人数将近会员数的十分之一,尤其是本届大会的圆满成功,许多著名科学家赞扬中国植保学界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本届大会作出的贡献。IAPPS副理事长Dr.Baruch Rubin认为中国植保学会有很强的组织和工作能力,本届大会是最成功、最出色的一次大会。

  2、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本届大会,国外代表与我国科研、教学和推广部门和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许多著名科学家会议期间及会后在北京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对我国植保学科的发展和植保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促进了全球植保科技事业的发展。本次大会就植物保护策略及技术,不同农田系统有害生物治理体系,植物保护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及环境安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了学术交流,各国、各地区专家介绍了新成果、新技术、新策略,并就新形势下的植保工作进行了研讨,有利于全球植保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植保技术水平的提高。

  通过此次大会发现,我国与国际同行比,在植保研究领域许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达到了国际水平,例如:

  1、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我国从第6个5年计划开始,一直把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列为几个五年计划中植保科技攻关的主攻方向,经过国内外科研教学单位近千位科学家20年的努力,我国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已有“六五”期间的单病虫害综合防治发展为“十五”期间按不同生态区以作物为单元组建的多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此体系的建立先于美国8年。

  2、基因作物的研究与开发: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并走向产业化,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开发成功抗虫棉的第2个国家,到2000年已审定抗虫、高产、优质、单价基因品种6个,2000年种植面积仅有36.7万hm2;到2003年已达200万hm2。现在能够有效的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杀虫效果更为稳定的双价基因抗虫棉品种也已培育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3、水稻品种多样性间栽控制稻瘟病:我国科学家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对水稻病害的持续控制研究”发现,优质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栽培,可明显增加水稻产量,并可有效控制稻瘟病,减少农药用量。此成果在除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外,还在其他7个省市进行了示范。该项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被誉为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的重大创新。研究论文发表在世界著名刊物《自然》杂志上。

  4、我国还在禾谷多粘菌传播麦类病毒研究、花生病毒株系侵染规律和防治、棉铃虫地理型组成和兼性迁飞研究、昆虫扫描雷达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抗稻瘟病和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抗赤霉病、黄矮病、白粉病、锈病小麦品种和抗黄萎病棉花品种选育、人工繁育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鉴定和基因重组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或达到国际水平。

  与国际同行比,不足之处有:

  1、外来生物入侵研究:我国在外来生物入侵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处于积累经验和资料、单一方面的水平阶段,有待于向不同层次和更高水平、多学科交叉的试验与理论研究的方向发展。在着重研究外来生物入侵途径与预防、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早期检测与快速反应、控制与管理、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基础性研究,特别是外来生物入侵与灾变、生态适应与地域扩张、系统抵御与控制体系等方面的关系。

  2、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在病虫害的预测方面,中短期预测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大尺度的长期和超长期预报还研究的不够。在信息的传递和发布手段上,发达国家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有些国家甚至已把病虫害的有关信息作为服务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农户。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至今还未有效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尽管这方面已做了一些研究,但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已明显落后,主要制约因素是投入不足。

  3、转基因作物安全性、农药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和

食品安全性:尽管国家已经重视植保产品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但因投入强度不够,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较弱,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力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