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首次发现西周时期古窑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16:39 光明网-光明日报 | ||||||||||
保定西周和战国古文化遗址考古成果显著 通讯员魏旭 记者蔺玉堂 本报保定5月11日电(通讯员魏旭 记者蔺玉堂)经过省文物考古工作者抢救性考古发掘,河北省保定市西周和战国时期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显著成果。在保定市和北京交界的
据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队长张晓峥介绍,这次发掘面积为1200平方米,最主要的收获是发现了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包括两座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和一座陶窑址。房址直径在2.2米至2.8米之间,陶窑址由操作坑、窑门、窑室、烟室构成,窑室内残存有烧制的陶盆等器物。出土器物以陶器为大宗,陶质以夹云母、蚌褐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等。其装饰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少量的附加堆纹、交错绳纹。生活工具有鬲、盆、罐、甗、簋、豆,生产工具有纺轮、陶垫、石镰、石铲等。陶窑内烧结面厚达0.2米,里面残留的烧制陶器质地坚硬,器型规整。 据史料记载,周灭商后,召公被分封至燕国,其封地在今保定市北部、北京市南面一带,从考古发现的资料分析,此处西周文化是在原商朝领地上发展起来的,保留着浓厚的商文化特色,但仍保持着一些土著文化传统,如出土的宽折沿袋足鬲为晚商典型器物,同时器物中大口盆的口沿下宽大的附加堆纹,是受土著围坊三期文化的影响。这一遗址连同北京琉璃河、镇江营、白浮等构成“保北京南西周文化共同圈”,成为战国时期称雄北方的燕文化的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