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上海科学家新发现揭开神经元信使沉默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17:02 新民晚报
科技时代_上海科学家新发现揭开神经元信使沉默之谜
最新一期《Neuron》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上海科学家新发现首次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杂志《Neuron》封面

  本报讯(记者 董纯蕾)在神经细胞的“信使大家族”中,有一类成员徒有其表:明明长着一副善于“沟通”的样子,却偏偏“沉默不语”。记者今天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上海科学家关于突触发育新机制的研究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杂志《Neuron》(神经元)的封面。文章不仅解释了这些“信使”沉默的一种原因,而且
找到了“打破沉默”的方法,而这可能关乎学习及记忆。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该杂志发表封面文章。

  所谓“信使”,指的是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突触,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就发生于此。神经科学家以前在脑内发现了一类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突触,通常称之为“沉默突触”。引起了科学家极大兴趣的是,沉默突触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功能的突触,而这种转化可能是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可以帮沉默突触找回信息传递的功能?经典学说认为,沉默突触之所以不具备信号传递功能,是由于突触后膜只表达NMDA受体而缺乏AMPA受体。而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研究员段树民及其学生沈万华、吴蓓等却发现:在发育早期,有一类突触“沉默”并不是因为后膜缺乏AMPA受体,而要归罪于突触前神经元不能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他们发现,增加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将沉默突触快速转化为有功能的突触。原因是突触前神经元小G-蛋白CDC-42被激活,增加了突触末梢骨架蛋白的聚合,从而促进了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

  《Neuron》评论该工作“清晰地阐明了发育早期,沉默突触转化为功能突触的深入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将对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75,000篇。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