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寻找彭加木专题 > 正文

寻找彭加木探险后记:沙漠深处的非常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09:15 大连晚报

  -文/本报记者 李秀峰-图/本报记者 王士俊

  极端恶劣的条件加上与世隔绝,对人的意志是极大的考验,一些人性中掩藏很深的东西也会逐渐暴露出来。于是,10天里,探险队发生了“遗弃事件”,又差点发生“南北战争”。

  我在这里将“非常时期”的“非常故事”记录下来绝无恶意,我深知,一系列的“非常事件”只是异常艰苦的生存条件下的“意外”。

  探险队中的“方言之战”

  探险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说话口音各不相同,东北话、山东腔、河南调及广东味、甘肃腔等遇到一起,虽然是在一片空寂的无人区,城市差距带来的优越感仍顽强地表现出来。“方言之战”就这样发生了:一天,3名河南队员正在饭桌上高谈阔论,来自南方某大城市(我实在不忍心点出这个大城市的名字,因为我深知,这座城市里绝大多数的居民聪明而富于创新,值得人们尊重,个别人其实并不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志愿者齐(化名)突然发言,指责他们总用河南家乡话聊天,搞得别人都听不懂,并称河南话听起来“很土”。听了齐的话,河南队员很不高兴,但没有过多辩解。从那以后,他们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但此时,大家都注意到,尽管不让河南队员说家乡话,齐与他的老乡侯(化名)之间,说话用的也是家乡话,他们的口音使别人听起来更费劲。

  “谁让人家是大城市来的呢?可能在他们的心目中,除了自己的家乡话,其他地方都是农村方言。”一名探险队员打趣说。打趣归打趣,齐、侯两君嘲笑河南队员的口音,还是埋下了事后矛盾的种子。

  广东汉子哭了大半宿

  阿邱失踪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探险队中最有个性的人当数来自广东的阿邱,他为人豪爽,性格乐观,穿一双巨大无比的野外鞋,看起来就像个“美国大兵”,是探险队中最受欢迎的人之一。本报摄影记者王士俊大哥由于粗心大意,连个睡袋都没带就来到了罗布泊。第一天露营,冻得一宿没睡着。阿邱知道后,将自己刚从敦煌买的棉大衣送给了王士俊。在夜里气温达到零下10摄氏度的野外,此举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我至今难忘,如此豪爽、乐观、坚强的阿邱,在那次历险归来后忍不住放声痛哭,直哭到深夜。任凭他人怎么劝都劝不住。因为那种被“遗弃”的感觉让他太伤心,太委屈了。

  4月18日是探险队按计划在盐碱地内寻找彭加木的第一天。按总队长唐守业的安排,队员分为3个大组进行寻找,每名队员都携带着少量的补给,以供中午食用。出发前,唐总队长一再嘱咐,队员间一定要互相照顾,避免单独行动,以防迷路出现危险。

  阿邱与来自那个大城市的齐、侯两人同组,他们扛着引路旗,走着走着,竟脱离了其他小组,自行向北而去。路过一道沙包时,3人疲乏不堪,坐下休息。阿邱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没想到一觉醒来,天地间只剩下他一个人,齐、侯两人连个影子都看不见了!阿邱急了,因为在罗布泊的盐碱地内,如果一个人单独行动,迷路是肯定的,更何况,阿邱身上没有任何定位仪器。怎么办,阿邱开始漫无目的地找归路……

  再说营地这边,眼瞅着已经傍晚6时了,可是阿邱还没有回来。大家都站在高地上,不停地用望远镜找寻阿邱的身影。“阿邱哪去了?”总队长唐守业急了,不停地自言自语;许多探险队员返回盐碱地,挥舞着引路旗;总指挥吴仕广在距营地很远的地方点起了狼烟,希望能为阿邱指路。一直折腾到天黑,远处的盐碱地终于露出了阿邱的身影,众人不由得欢呼起来。

  在盐碱地内转悠了数个小时的阿邱全然没有了往日风采,价值不菲的野外鞋鞋底已经磨掉。这位广东汉子呆呆地坐在营地内,刚吃了两口饭,就忍不住大哭起来。阿邱边哭边告诉我,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是那么无助,方圆十几公里内连个人影都没有,他觉得自己就要崩溃了;最令他伤心的,还是齐、侯两位队友的不辞而别,甚至连引路旗都没给他留下……“你们看,我中午的馒头都没敢吃,生怕迷路了饿死在里面。我要将这个馒头带回广东,做成标本,给我的孩子看看,让他们知道粮食的可贵,一个馒头就是活着下去的希望呀!”阿邱哭着说。

  那一夜,阿邱哭得很伤心,一直哭到半夜,我们大家都陪着他。尽管齐、侯两君称他们也跟着吴导一起寻找阿邱,并帮忙点狼烟了,但他们的话似乎没人愿意听。

  差点引发“南北战争”

  生存条件的恶劣使得人的性格也变急躁了,冲突终于爆发。4月21日,野外宿营的最后一天傍晚,抵达宿营地罗布泊西部库木库都克附近时,大家都非常饿。我和齐、侯两位队员及司机师傅们一起,搭做饭用的大帐篷。忙乱中,齐突然骂了一声,原来,他们事先用行李占好的宿营地不知被谁动了。齐所指的宿营地其实很大,最少能搭起10个帐篷,他的行李虽然被挪了一下,但也不至于搭不起来。于是,我就和大连日报的吕文正一起,商量着给他再腾出个地方。可就在这时,齐一口咬定他的行李是一名来自大连的志愿者挪的。随后,更加难堪的话就出来了,诸如“大连人没素质”之类的话不绝于口。将小矛盾上升到“城市级别”,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大家纷纷上前相劝。可是,齐始终不肯住嘴。

  终于,参过军当过特种兵的吕文正受不住了,他冲上前去,一把揪住了齐的衣服,大声让其闭嘴。见此情景,侯竟然挥着一把铁锹冲向吕文正。作为队友,我无法坐视不理,立即迎了上去,将侯手中的铁锹拽下……眼见着“南北冲突”一触即发,总队长唐守业急了,和吴仕广及司机一起,奋力将我们分开。

  经过所有人的安抚,“打架事件”总算平息了。冷静下来的我们,遭到了探险队副队长、老大哥王士俊的严厉批评,我们最终与齐、侯两位队员握手言和。如今回想起肝火旺盛的野外时光,一切都成笑谈。大家也认识到,同生死共患难过的10天内,友情才是最重要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