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寻找彭加木专题 > 正文

寻找彭加木探险队分组搜索数公里无结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 07:42 大连晚报
科技时代_寻找彭加木探险队分组搜索数公里无结果(图)
本报记者在寻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寻找彭加木探险队分组搜索数公里无结果(图)

探险队员用金属探测仪寻找

  盐碱壳上行走,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本报特派记者 李秀峰 图/本报记者 王士俊(罗布泊库木库都克电)

  昨日上午,“寻找彭加木 环保罗布泊”的中国探险队队员在总队长唐守业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寻找彭加木的活动,由于彭加木失踪地的周围大多数都是盐碱地壳,而彭失踪后并未在现场发现其后退的脚印,因此此次寻找范围就是在坚硬的盐碱地壳中。

  -全体队员分3组进行寻找

  昨日上午10时左右(新疆地区日出时间比大连晚2个小时左右),探险队总队长唐守业给全体队员开了会,在会上,唐守业宣布了寻找计划,本次寻找的起点在彭加木脚印最后消失的地方,而寻找范围就是彭加木生前坐着休息时所观望的盐碱地。

  “我强调一下,在进行寻找时,全体队员分为3组,都在集体行动,禁止单独行动。每组都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寻找,因为彭加木走之前带着照相机等物品。”唐守业说,“因为盐碱地壳坚硬无比,而又无明显的参照物对比,因此千万不要走太远,否则就是迷路的,别看清晨的时候这里的气温是零度左右,到了中午就会达到20度以上的,希望队员在进行寻找时,都能量力而行。”

  按照分组,本报记者李秀峰与同样来自大连的大连日报记者吕文正、新华社记者汪永基等为第一组,而作为本次探险队副队长的本报记者王士俊,则带领着第三组成员。

  -坚硬无比的盐碱地

  尽管听说过盐碱地壳坚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走上去的时候,还是感到特别可怕。地面盐壳的棱角极其明显,有的尖角突起,锐利坚硬。记者观察,棱角高约20厘米,地面坑洼不平,人在上面行走,简直是举步难下,脚踏上去发出一种“铿铿”的声音。“这样的路,汽车是上不来的,刚上来没走到一米,轮胎就全完了。”总队长唐守业告诉记者,“如果强行在上面走,是需要前面有人指引的,就是在汽车的前面配有专人敲打盐壳,那样的话,一天可前行几公里左右。”

  当记者走在盐碱地上的时候,明显可以感觉到这上面的可怕,就好象是在运动场上跨栏一样,走几步都会遇见高起的盐壳,脚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坚硬的盐壳上,导致受伤。没走到一会,记者所穿着的厚厚的野外用鞋,就被划的到处都是口子,而有的队员的鞋,都被彻底划碎了,不得不退出了寻找。

  “罗布泊以前是一个内陆咸水湖,因为水位的减少,水分蒸发后,盐的成分就逐渐聚集在地表,成为了盐碱地壳,这种地壳一般都是异常坚硬的。”唐守业说。在他的指点下,记者搬起了一小块地表土看到,地表土的下面竟然全是白色,盐粒也清晰可见。而表面上,都是盐的结晶,像玻璃一样。

  -搜索数公里无目标

  本报记者李秀峰所在的第一小组负责向南侧寻找,在艰难行走了3个小时后,也没有发现任何踪迹,手中的金属探测仪也是毫无声息,这就证明在队员们所搜索的范围内,地面下并无任何金属物品。为了避免迷路,小组在所过之处,每隔1公里就设立了一面小旗子,这也是总队长唐守业的指示,为了让队员们有参照物,唐队长还特意在大本营处树了一面大旗子。

  下午2时左右,盐碱地内的温度一下子达到了20多度,这让队员们都有些吃不消了。在寻找完既定目标内的最后一处沙包后,第一小组开始回返了。当下午5时30分左右,返回大本营的时候眼,所有的队员已经累的迈不开步了。随后,本报记者王士俊带领的小组也返了回来,他告诉记者,他们也是没有搜索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先行进行搜索的第二小组,早就无功而返了。

  总队长唐守业告诉记者,这次寻找范围是以前从位涉及过的盲点地带,根据他和相关专家的判断,彭加木很可能在此遇难,因此探险队还将留在这里继续寻找,今日(4月18日)将扩大寻找范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700篇。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