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彭加木:良人何时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10:17 南方新闻网 | ||||||||||
虚拟@现实之和菜头专栏 这几天关于新疆罗布泊发现疑似彭加木遗体的消息遍布全国大小报章,人们对此充满了兴趣,急切地想知道能否确定就是彭加木本人。对此,我并不抱多大希望。任何一个曾经生活在新疆秘密基地里的小孩子都应该赞同我的观点,26年前,为了寻找失踪的彭加木,各基地紧急动员,空军派出直升飞机,陆军派出地面部队搜索。当时,飞行员搜索之仔细,
如此精细的搜索之下,居然无法发现彭加木的踪迹,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为流沙所吞没,或者为沙暴掩埋。26年之后,有一具干尸出现在距离他失踪地点50公里之外的地方,两者吻合的情况简直是微乎其微。需要解释一点:戈壁滩里的干尸绝对不是什么稀罕的事物。无数个世纪以来,商人、牧民、逃犯、旅行者、探险家、私奔者们抛弃了自己的生命在沙漠之中。沙漠用高热和干燥的气候夺走了他们的生命,与此同时也保存了他们的形体。碰巧发现的这一具就是彭加木,除非是上天绝对的垂怜。 彭加木是广东番禺人,工作在上海,失踪在新疆。身在西北,家乡在东南,中间不知几千里地,更不知是否能找到旧路,魂归故里。这可能是大部分中国人如此关注这一事件的隐秘心理动机---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客死异乡被视为极悲惨和不祥的事情。而彭加木又是在罗布泊这个神秘之地失踪时间最长、级别最高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他的失踪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当年在新疆各基地工作的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及他们的家属对此都感同身受。今天,许多退休的核武器、导弹科研人员和他们的子女都在关注这件事。找到彭加木,对于他们来说是对那个艰苦奋斗岁月的完美句号。两弹上天,地爆停止,但是彭加木大哥、彭叔叔还在沙漠里。 他本来应该死于1957年,那时候彭加木就已经罹患恶性肿瘤。但是他以岭南人的悍勇,强烈的求生意志,终于活了下来。在沙漠科考中,他吃过蛇,喝过野骆驼奶,尝试过各种沙漠植物的根茎,只是为了活下去。他创造了医学奇迹,然后马不停蹄地返回新疆继续他的科研工作。因此,寻找彭加木对于今天的科技界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见惯了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我们有理由去回顾一下彭加木的足迹,看一看老一辈科学家是用怎样一种态度对待事业,看一看他们是用一种什么精神从事科学研究,并且愿意为此而付出多大的努力和牺牲。 对于彭加木的家人来说,找到他的遗体,可以最终平息那些无耻而无聊的议论。到今天为止,还有人认为彭加木是叛逃敌国。是的,提着空水壶,揣着几颗糖,步行在炽热的沙漠里,一路走到敌国去。不知道这些人看见当年余纯顺全副武装地死在罗布泊时,又作何想? 我知道这不大可能,但是我还是希望那就是彭加木。他能够在1957年创造奇迹,能够在1980年出发拯救整个考察队,那么我也有理由相信他即便已经故去,也能够想办法从沙漠中回来,再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者系知名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