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疑似彭加木遗体曾检测DNA失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16:55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目前已移至敦煌博物馆,待进一步鉴定身份 本报讯 记者余颖报道:昨晚,罗布泊干尸的最早发现者、远在甘肃敦煌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干尸是否彭加木遗体目前还缺乏科学确认。
昨天,董治宝配合敦煌市的一支工作队,将被怀疑为彭加木遗体的干尸运出库姆塔格沙漠。“我是前天下午进沙漠的,敦煌市政府非常重视,虽然26年过去了,但大家对寻找彭加木仍很积极,当年几次大规模搜救的总部就设在敦煌,昨天进沙漠,敦煌市里也是很大阵势。” 目前,该干尸已移交敦煌市博物馆保存,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已就干尸的相关问题同敦煌市博物馆达成备忘录。“我们寒旱所很重视,这个备忘录也是代表中国科学院签署的。” 双方就此事达成共识:对干尸的身份需要进一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确认,在此之前,双方不得作不真实的报道;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负责身份鉴定工作;敦煌市博物馆妥善保存干尸,并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取样和分析。 “沙漠里光发现一具干尸,就能说他是彭加木吗?专家不鉴定谁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彭加木?目前就是等待专家确认。”董治宝说到这有些激动。 回忆起去年冬天的那次科学考察,董治宝的口气非常平静。“我们是进沙漠做科学考察,我发现那具干尸,也是偶然。”当时董治宝看到的情景是,干尸仅剩骨架,不能判断性别,周边未发现衣物等标志性物品。当记者追问当时他自己有没认为这具干尸就是彭加木,他答道:“当时只是想到发现点毕竟是在彭加木走失的50公里范围内,很近的距离。” 董治宝结束考察后,立即向中国科学院寒旱所报告,领导也表示要进一步确认。“去年那次,我就从干尸上取了样,后来拿了样送到我们中科院基因所进行DNA分析,但由于样没取好,那次DNA鉴定失败。”董治宝说。 据悉,中国科学院的基因专家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近日将赶赴敦煌,与寒旱所专家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对干尸进行取样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