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专题 > 正文

第22次南极考察凯旋 雪龙号将花上亿元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0:41 上海青年报

  载着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144名勇士的“雪龙号”顺利凯旋!昨天,记者从吴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航行131天、2200余海里、经受了极地恶劣环境考验后,已经停靠在长江口锚地接受边检。此次考察科考人员共收集陨石5354块,其中包括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块月球陨石,并绘出了格罗夫山地区的准确地图。

  记者获悉,此番回沪,“雪龙”号将进行一次彻底改造。

  12岁雪龙将做“大手术”

  1994年,我国从

乌克兰引进了“雪龙号”,它具有一定破冰能力,能以1.5节航速连续在厚度1米冰层中前进。直到目前,它仍是我国唯一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

  “当时,相关部门花了2000万元对船进行了改造。使得它从一个单纯的运输船,变成了一艘兼顾科研功能的破冰船。”据曾经掌舵“雪龙号”多年的船长袁绍宏介绍,从1995年开始,该船就开始了漫长的南极科考旅程。然而随着我国对极地考察领域越来越广,雪龙船上的现有仪器和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科学考察的需要。

  据悉,国家将投入近2亿元对“雪龙号”进行大规模改造。由于改造时间比以往要长,是否在今年年底将搭载下一批中国南极科考队伍出发,相关人士透露从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如果“雪龙”号届时不出行,将有可能会考虑租用他国考察船。

  驾驶系统实现自动化

  极地科考实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

  据悉,“雪龙”号此次的改造目的,在于全力提升现场科考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具体内容涉及添加现代通信导航设备、扩大实验室规模、增加高端设备、加配直升飞机、增加储油能力等内容。

  袁绍宏透露,原先“雪龙”号的驾驶人员,基本上是由两人手工操作。改造后新船驾驶系统将实现一人操作的自动化综合桥楼系统。“从技术上来讲,我们可以实现全自动化。但从现实来看,从大陆出发到经过西风带、进入气候恶劣的极地,一路环境变化多端,需要船体作出快速反应,人工辅助是必要的,因为自动化仪器有可能适应不了这么多复杂的情况。”

  目前船上的救援直升飞机一直是租用哈尔滨某公司的,记者获悉,在这次改造期间中国极地中心将规划购买一架直升飞机。“目前我们最多载两架飞机。至于将来怎么用,看具体的科考任务来定。”

  可24小时不间断科考

  “雪龙号不仅仅是运输船,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进一步体现科研船的特色。”袁绍宏介绍,目前船上拥有200平方米实验室,包括海洋物理、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生物、气象和洁净实验室以及数据处理中心。其中,一些实验室设备仪器比较老化将被淘汰。除此之外,还将加大部分实验室规模。

  他表示,科学家肩负的科考任务各不相同,有海冰观测、地磁观测、气象观测、极光及高空物理观测等等种类。要拿到跨类别的最新资料,科研人员只能等回国后才能进行完整的数据交换。在不久的将来,“雪龙”号将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型实时数据处理中心。科学家们可以在整个航行途中,24小时不间断地对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和自动采集,并且实时上传。并且由于陨石、冰芯等对保存温度要求较高,这样一来,科学家不用等到回国,就可以在利用船上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对标本进行及时初步分析处理。

  漂泊多年将有自己港湾

  明天上午,搭载着第22次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雪龙号”,将停靠民生路码头。极地研究中心一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尽管它是我国最大的极地科考船,但每次返航都要经历一番“漂泊”,民生港务码头、新华港务码头、东昌港务码头……这些年来,这艘船几乎停遍了港务集团所属的所有符合停泊条件的码头。

  记者昨天获悉,长江口南岸、距离市区22公里的浦东新区5号沟地区将建中国极地考察唯一的国内保障基地,漂泊多年的“雪龙号”将终于拥有真正属于自己停泊的港湾。据悉,“雪龙”的家位于基地的港口和极地物资管理区,面积达6250平方米,旁边还有一个1800平方米的辅助码头、一座引桥、一排储备着特种车辆、服装、极地器材等物资的大型仓库。届时,那里将形成码头、维修、实验、科普、训练多元一体化的新基地。

  第一次找到月球陨石

  据此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魏文良透露,本次“雪龙”号是第二十二次赴南极进行考察,此次南极之行科学家们完成了挺进格罗夫山地区探寻陨石、为无名岛峰命名、绘制首份中文版南极地图等30多项科考任务和8项后勤保障任务。魏文良介绍说,南极大陆只有极少数没被冰雪完全覆盖的山脉峰峦,格罗夫山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是最早考察格罗夫山的国家,但由于条件所限,对这一神秘区域的考察还仅是冰山一角。此次考察格罗夫山是历次考察中派人最多,学科覆盖最为广泛的一次。

  按计划,此次考察科考人员再次前往格罗夫山,共收集陨石5354块,突破前三次考察收集陨石数量的总和,其中包括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块月球陨石,较好地完成了找寻南极陨石,绘出其准确地图等任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花絮

  边检人员品尝几十万年前南极冰

  上海边检、卫检、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昨天吃到了“雪龙”号科考船带回的几十万年前的南极冰,让检查人员们兴奋不已。

  昨天上午9点,上海边检、卫检和海关的八九名工作人员在吴淞码头乘坐轮船前往停泊在长江口锚地的“雪龙”号科考船。半小时后,他们登上科考船。经过一夜休息的船员和科考队员配合卫检和海关部门办理完联检,并在边检部门办理好入境手续后招待了检查人员。科考队员们首先播放了一段自己制作的10分钟短片,片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在南极科考的情况,随后又从

冰箱里拿出了南极冰给检查人员品尝。

  边检吴淞检查站的小崔告诉记者,当时船员和科考队员见到他们后很高兴,因为检查人员是他们这次见到的第一批祖国亲人,决定用南极冰来款待他们。看到南极冰,所有检查人员都非常兴奋。从外观看,南极冰非常晶莹剔透,和一般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里面有很多气泡。科考队员介绍说,这些南极冰都是在几十万年以前由雪沉积后结冰而成,一点都没有受到污染。看到这些来自南极的“宝贝”,检查人员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小崔告诉记者,这种冰吃到嘴里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只是比较硬一点。

  经过3个小时的检查,“雪龙”号顺利办完手续。

  本版撰文记者 胥柳曼 徐宏文 通讯员 崔健 崔建玉

  相关专题: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80,000篇。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