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淡化海水:流入寻常百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16:01 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向杰

  “海水淡化只能说是海水综合利用方式的一种,要真正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还必须与其他形式的海水利用结合起来。”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委员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便纠正了记者的片面认识。

  “海水综合利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海水淡化,可直接增加我国淡水供应的总量;其二是海水经过简单处理后,替代淡水,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工艺用水、大生活用水、农业用水,从而间接增加淡水供应量。”王曙光说。

  不管是以前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还是现在出任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曙光一直都对我国“海水综合利用”项目牵肠挂肚。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4。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淡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城市人均淡水量大部分少于500立方米,天津、青岛、

连云港、上海更少于2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人均10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标准。”王曙光说,正是因为看到了那些在海边的人们“守着水、缺水喝”的窘境,他把力促我国“海水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当成了终生的追求。

  “目前我国‘海水综合利用’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王曙光说,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膜法和蒸馏法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建成万吨级示范装置,具备自我设计、制造反渗透淡化装置能力;蒸馏淡化万吨级示范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海水淡化装置的设备造价比国外可降低50%%,吨水成本已达每吨5元左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我相信,在3至5年内,我国5万吨级甚至10万吨级的海水淡化设备将建成运行,届时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海水制成的淡水将流入寻常百姓家。”王曙光对此满怀信心。

  让他可喜的是,今年年初,浙江省、辽宁省及青岛市等沿海省市已将“海水综合利用”项目列入“

十一五”规划。(本报北京3月13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