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朱力远:以科学的精神报道科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14:47 南方周末

  1966年生,《南方周末》高级编辑,主持“科学”版。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1990年获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调入《南方周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多部小说及剧本,并有诗歌问世。

  朱力远对科学事件的新闻价值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追求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五年来,他与从事科技新闻的同行一道,为中国科技传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至少有四五份报纸和杂志的科技新闻报道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目标最接近的是《纽约时报》科技版。不过当时我就意识到,“由于国情、版面、人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纽约时报》的科技版不会成为《南方周末》的追赶目标,两者之间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别”。

  科技新闻既具有一般新闻的某些特点,同时有其清规戒律。如果说“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话,那么对科技新闻而言,对不起,通常都是“狗咬人”。倒是伪科学或者带妖气的“科学”,才具有“人咬狗”的刺激与轰动。尽管全世界从事科研者有数千万之多,但是其中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却极少。据我所知,最近十年来不外乎是克隆技术了,且这种所谓的“克隆震撼”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的。

  尽管科技新闻与其他重大新闻的结合,以及科技界本身的花边新闻可能给读者和同行们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更常态的并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读者群的报道,却主要是“狗咬人”式的常规科技新闻报道。

  这种常规报道表面上看来朴实无华,毫不张扬,然而正是它们,默默地构成了科技新闻的中坚力量,构成了支撑科技新闻大厦的最基础的部分。而要写好这样的报道也并非易事,它所需要的专业眼光与知识积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而隐藏在这种报道背后的意义与价值也比一般人想象的要深远得多。

  常规科技新闻的一个重要依托是学术杂志,尤其是一流的学术杂志。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在学术杂志上发论文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论文,这本身就是新闻,因为像这样的成果并不多。对这种成果的报道还有一个潜在的好处,就是使严肃的、真正具有才华并付出努力、得到同行承认的科学家(而不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善于利用国内记者对科技新闻缺乏价值判断的江湖骗子)获得关注与支持,并间接地推动中国科技的进步。在国外,一个科研成果通常必须首先发表在杂志上,然后才能向新闻界公布,这几乎就是行规。而在中国,只向新闻界透露而不发表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是发不了,同行评议通不过,因此只有天知道这是什么成果——直到最近一两年才有所改变。

  目前,在兄弟报刊那里,科技新闻也渐渐地获得了重视。《中国新闻周刊》为此专门设了一个部。一些报刊也慢慢地意识到,科技新闻不能靠一味猎奇取胜,甚至也意识到常规新闻的重要性了。《暸望东方周刊》所做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等,应该都是属于这个范畴的。

  我在这里强调常规新闻的价值,绝对不是说“科学”版一定要清高,相反,对于其他领域尤其是社会新闻领域的重大事件,只要能够在其中挖掘出足够的科技含金量,“科学”版就一定要跟进,且要表现出足够的机敏。这种情形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其本身的科技含量很足,譬如公共卫生问题(这是我们报道的一个重点领域,最为典型的是李虎军所写的联合国专题组2001年在京发布艾滋病疫情趋势的报道),又譬如2004年年初的禽流感,年末的南亚海啸等等;另一类初看起来与“科学”无关,像俄罗斯人质危机,以及震撼世界的“9·11”事件等。但是这种跟进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事件本身足够大,条件之二是要有足够的含金量,以及足够的独特性,最好还没有被国内的其他媒体关注到。

  按照通常的观点,新闻是一项速朽的事业,最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对于科技新闻而言,不仅速朽,还要加上枯燥、难懂等特点。但是当我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发现,我们也是在以一种方式参与历史的进程,而且,科技报道也可以做到不那么枯燥,不那么难懂,有时候甚至还很有趣,同时,我还想指出,科技新闻本身的领域相当辽阔,辽阔得简直可以用海洋来形容。

  作为一名科技编辑,同时又是一位所谓的作家,我对有关科学主义的争论——这种争论最近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以及哲学家、人文学者对现代科技的种种怀疑抱有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我也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表达这种感受。不过在一定的范围内,我还是愿意谨慎地引用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句话:人类的进步是诞生在实验室里,而不是枞木屋里。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以为,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还是有用的。

  我在2000年6月加盟《南方周末》时,这个版还叫“生命·自然”,据说是个烫手山芋。半年后,碰上改版的机会,我决定打出“科学”的旗号。之所以要打出这个旗号,首先当然是出于“正名”的考虑,所谓名正则言顺嘛。但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是,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新闻报道理念,希望对改变我国在科学技术的公众传播方面的落后状况有所益处。

  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还有所提高,是与国内对这一领域的误解分不开的;在很多新闻工作者的心目中,甚至不承认这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是一门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在科技新闻最为发达的美国,有一个专门的学院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在我们的科技报道中,不严谨已经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了,更严重的则是经常闹出笑话来,且笑话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报道“从恐龙蛋里提取DNA”的,有宣传“永动机”、“水变油”、“炸月球”的,还有的则打着科学的旗号宣传形形色色的特异功能和伪科学。

  所以,在“科学”版创立之初,我便抱定这样的理念,《南方周末》的“科学”版一定不能去猎奇,不能丧失基本的原则和价值观,更不能闹笑话。

  占领精神上的制高点,这对于一份有影响的大报不可或缺。在一份初步构想中,我写道:“《南方周末》现在是、将来也是一份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了的报纸,科技板块将为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中国的几次重要的转型中,科学是关键词。然而,除了科学,还要有良知。《南方周末》科学版就是在严谨的精神中透出一种关注生命尊重传统、体察社会民生的人文气质。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邓启耀教授

  《南方周末》的科技版充分发挥了科普、导向和监督功能,较好地处理了主题、载体之间的关系,且标题很有冲击力,吸引眼球。在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上,基本能够把握住媒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湖南大学科技研究学院院长李浩鸣教授

  科学报道的瓶颈就在从业者身上,学文出身总是欠缺对科学事件的到位的判断力。朱力远最大的优势在于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同时兼备深厚的文学功底。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教授

  关于培养科学记者,建议让他们接触一些研究和训练,以培养对科学的判断力。在这方面我们存在严重的缺陷,大量时间是放在对一般素养和科学技术的训练和了解。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执行院长汤书昆教授

  对重大选题的确定,必须有非常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对流感大爆发的选题上,力远的判断很准,一年后的现在看当时的报道,仍然准确、超前。在翻译水平上,南周的科学版也非常出色。

  ——新华社国际部科技新闻资深记者张小军

  “科技传谣”目前是中国新闻界一个尴尬的现实。《南方周末》科学版几无“失身”过,这归功于朱力远的努力。

  再者,如果不考虑政治风险和采访难度等因素,科学报道或许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在这种意义上,朱力远接手的其实是一块永远烫手的山芋。

  但在一些选题上,我不完全同意朱力远的判断。如他曾放弃“

圆明园防渗漏事件”,我则认为,该事件是社会各层面理解科学精神的好样本。

  ——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李虎军

  朱力远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又有人文方面的素养,他还是南方周末科学报道探索的主要操作者。科学版这几年的实践,我认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展现了他和同事对于在专业性的科学报道和大众趣味之间进行有效传播的努力,二是展现了在理性的科学精神中加入温暖的人文精神的努力,这样,使得科学报道有了一种独特的美和动人的地方。

  ——南方周末总编辑张东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