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专题 > 正文

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任务完成 呈现五大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14:0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度夏期间的30多项科学考察项目及20多项后勤保障工作日前已全部完成。考察队领队魏文良说,此次考察时间紧、任务重,有5个方面的工作堪称亮点。

  一,格罗夫山综合性考察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中国已进行了4次格罗夫山考察,而此次考察的内容是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包括陨石收集、地质考察、冰盖测绘、星地遥感等。

  二,中山站站区“十五”能力建设全面启动。按照极地发展“十五”规划,将对中山站站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增强其科学考察的能力和水平。中国拟在中山站建设一部高频雷达,此次考察确定了雷达场地,并对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大洋考察首次完成范围达4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浮游生物调查,并获取了大量珍贵生物样品。这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第一次在这个地区进行如此大范围的海洋生物调查。

  四,出于保护南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遵照《南极条约》的有关规定,将在中山站积攒多年,多达几百吨的垃圾运回国内处理。

  五,首次对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为今后制作该地区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奠定了基础。(张宗堂)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度夏期间的30多项科学考察项目及20多项后勤保障工作日前已全部完成。考察队领队魏文良说,此次考察时间紧、任务重,有5个方面的工作堪称亮点。

  一,格罗夫山综合性考察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中国已进行了4次格罗夫山考察,而此次考察的内容是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包括陨石收集、地质考察、冰盖测绘、星地遥感等。

  二,中山站站区“十五”能力建设全面启动。按照极地发展“十五”规划,将对中山站站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增强其科学考察的能力和水平。中国拟在中山站建设一部高频雷达,此次考察确定了雷达场地,并对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大洋考察首次完成范围达4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浮游生物调查,并获取了大量珍贵生物样品。这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第一次在这个地区进行如此大范围的海洋生物调查。

  四,出于保护南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遵照《南极条约》的有关规定,将在中山站积攒多年,多达几百吨的垃圾运回国内处理。

  五,首次对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为今后制作该地区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奠定了基础。(张宗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00,000篇。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