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民族文化遗产在京上演团圆盛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7:32 深圳商报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袅袅南音,悠悠古琴,铿锵少林功夫,婉约昆曲折子戏……12日晚,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专场晚会”,无疑是上元节的一场民族传统文化“团圆”盛宴。

  将连演三晚的这场晚会,是为配合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而举办的。晚会内容以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
项目——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主,同时展演了部分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的节目。

  与以往少林功夫的演出不同,此次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亲自登台,带领本寺武僧演绎“禅武合一”的境界。在佛教文化的氛围中,少林功夫朴实无华而又撼人心魄。

  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传统文化之美需倾心体会。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的古琴演奏《流水》,宛若天籁之音,令观众屏息敛气。据介绍,美国曾发射的寻找地外生物的宇宙飞船上带有一张金唱片,其中代表东方的乐曲即《流水》。

  泉州南音、昆曲折子戏《牡丹亭·惊梦》,音调典雅、表演细腻精致,节目终了仍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山西左权民歌、侗族大歌、云南民歌海菜腔,富有民族风情的演唱令观众如痴如醉;“欢宴时奶酒最为贵,游戏时下棋最为高,乘骑时走马最为上,相见时亲友最为好”,一曲蒙古族长调民歌《旷野》,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宽广的草原;且歌且舞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节奏欢快、舞姿奔放,观众也跟着节拍鼓起掌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