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突破探月工程 我国确定16个重大科技专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4:43 每日经济新闻 | ||||||||||
我国发布未来科技发展纲要 新华社 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
这16个重大专项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其中许多专项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纲要》在重点领域中确定一批优先主题的同时,围绕国家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确定,是基于以下五个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体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五是切合我国国情,国力能够承受。 据了解,16个重大专项的实施,将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对于以战略产品为目标的重大专项,将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和投入中的主体作用,以重大装备的研发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更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而国家的引导性投入主要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上面。 规划纲要八大亮点 主线: 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 突破口: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投入: 将形成稳定增长机制 体制: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人才: 造就世界级专家 机遇: 全球资源更多为我所用 科普: 首次“写”入规划 整合: 国防科研将向民口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