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何必争当高尔夫球的故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10:09 江南时报 | ||||||||||
青岛 孙凤忠 许多世纪以来,苏格兰人一直声称高尔夫球是他们的伟大发明,源自古代苏格兰王室在沙丘上玩的一种游戏。而兰州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林洪宁引经据典地考证出,发明高尔夫运动的不是苏格兰人而是中国人———中国宋朝的皇帝和王公贵族早在公元第十世纪就在玩“高尔夫球”了,“这比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第一根高尔夫球棒的出现早了整整500年”,因
《苏格兰人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指出,在此之前,国际上围绕着高尔夫运动发源地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而“林洪宁的这一论断无疑(为这种争论)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算是给林洪宁“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以“高度评价”了。作为这样一项风靡当今世界的体育运动的“始祖”——中国宋朝的皇帝和王公贵族们,是否因此感觉到“应有的荣耀和自豪”,不得而知,但作为“故乡人”的国人对此的反应,却可能令林洪宁们始料未及。查看新闻后面的网友跟帖评论,不难发现,大多网友对林氏的这一“研究成果”很不以为然,甚至是一片嘲笑之声。 假如林洪宁的考证确实经得起推敲,中国或可一举剥夺苏格兰多个世纪以来的这项荣耀,同时亦足可再次证明,中国确不愧四大文明古国称号,相比较世界其他国家,先人的智慧就是有超常过人之处:就连游戏都比外国人玩得早,国人理应为此欢欣鼓舞。而苏格兰人“明明晚了500年”,还要硬充“先知先觉”继而“妄自尊大”,岂非可笑?世人亦当为此笑破肚皮才是。这无疑是林洪宁教授此项“伟大发现”的“意义”或“价值”所在,但或许仅此而已。 正如曾经有人考证出足球运动是发源于中国一样,对于高尔夫球运动的考证与之如出一辙。如今看来,热衷于此类考证的学者、教授或是专家还真不在少数。然而,笔者始终以为,就某一项体育运动而言,其究竟发源于哪里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该项运动的精神实质是否得到了历久弥新的传承与发扬,这就不能不以中国足球的尴尬现状来加以例证,而高尔夫球运动在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况且,中国古代的皇帝与王公贵族素以奢靡、玩乐为能事,那种腐朽的玩乐精神与今天的竞技体育精神差之何止十万八千里?这自不待言。如此一来,将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和王公贵族再推上该项运动“创始人”的宝座,也委实让人看不出其价值究竟何在,难道此举会对国人正确理解并弘扬体育运动精神有所裨益?显然不大可能。 在笔者看来,中国原本没有任何必要争当“高尔夫球的故乡”,争来无益,争不来自然亦不足惜。倒是有一点很值得一提,这就是,类似“吃饱了撑的”式研究考证,也就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去做。如清人康放仁在《广阳杂记》里所说的,“真实学问之人必不奔走风尘以求名誉”,换言之,趋世媚俗并大行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之事,理当为研究学问者戒。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