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飞船从彗星带回什么:半年后可知结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 10:24 环球时报 | ||||||||||
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1月15日在犹他州空军基地试验训练场完成了“非常完美的着陆”。很多人都关心“星尘”号到底带回了什么,它带回的物质放在哪里保存,从彗星带来的物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启发。
被运到安全地带 “星尘”号飞船返回舱被回收搜索队的三架直升机护卫着,运到了军事基地的一个“清洁房间”内,身穿防护隔离服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为返回舱清除在降落时粘上的泥土与盐碱,以保证尘埃标本不被污染。据美国航空航天局每分钟更新的网上图像直播发布,17日,装有“星尘”号标本的大罐被装在专用运输箱内,空运到了约翰逊太空中心,在实验室的“清洁室”内,5名身着白色防护隔离服的科研人员已经“恭候”多时。等待在那里的150多名科学家也亲眼看到了这些微小而珍贵粒子的“庐山真面目”。如果一切顺利,到今年7月科学家就可能拿出最初的尘埃分析成果。 尘埃不及头发的1/10 参与“星尘”项目唯一的华人科学家、设计者邹哲博士在网上回答问题时说:“开启尘埃标本罐,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因为终于能看清我们到底抓到了什么。彗星对地球上生命与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实施‘星尘’项目的原因在于,该项目可能有助于证实‘地球上的水与可能来自彗星’的假说是否正确。” 科学家们相信,大约有100万彗星及星际尘埃样本被“星尘”号飞船带回了地球。这些样本中的大多数,微小到不及人类头发粗细的1/10。科学家认为这些微小的尘埃可能保留着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最原始的信息。 特殊材料立功 由邹哲博士设计的“大网球拍”式的星际尘埃搜集器,使用了气溶胶材料。邹哲博士解释说,因为气溶胶具有许多独特品质,非常适合太空作业。他说:“实际上有许多好材料可供选择,但那些材料承受不了太空的严酷环境。选中气溶胶的首要原因在于它是透明的。当搜集非常微小的尘埃时,如使用不透明的载体,科学家就看不清,这会让人很沮丧。” “星尘”号飞船于1999年2月发射升空。2004年1月2日,“星尘”号飞船飞到距“维尔特二号”彗星147英里的地方,采集了星际尘埃的颗粒。(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文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