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北京科技报专题 > 正文

何祚庥:院士制度问题在于官本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7:38 北京科技报
科技时代_何祚庥:院士制度问题在于官本位
何祚庥院士 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现任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何祚庥:院士制度问题在于官本位
现在评价一个大学的水平首先看其院士数量的多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我并不赞成把对院士的批评公开化。有人把对科学问题上的反对与人联系起来,有很多投诉信是不真实的。院士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期望值不能那么高。很多人批判院士制度,我觉得都没有批判到根本,真正的根源是官本位。

  院士制度不可取消

  北京科技报:最近院士制度被炒得沸沸扬扬,一些院士揭露院士制度的弊端,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也对此做出相应的反驳,您是怎么看待院士制度的?

  何祚庥:首先,我非常支持邹承鲁院士的话。院士制度不可以取消,但是必须改进。

  不能取消院士制度的理由如下:首先,院士制度确实促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有一个最高的奋斗目标。因为院士是最高的荣誉称号嘛,作为一个激励制度,院士制度没有什么不好的。

  其次,为什么院士增选比较受到关注呢?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院士是由无记名投票选出的。事实上在我国的国家事务选举中,很少有无记名投票的,当然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但总体上很少,相比之下透明度还没有院士选举的那么高。而且,院士候选人之所以被提名,要经过层层筛选。先由各个单位提名,比如北大提名某某,还得报到教育部汇总,通过比较、筛选再提名。这个过程是比较民主的,可以保证选出比较高水平的院士。院士被选上不容易,有这么复杂的评选过程,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至少相比起我们国家许多其它的选举,院士评选制度科学、民主得多。

  北京科技报:邹承鲁院士认为院士的增选应该增加透明度,不应该只公布候选人的名单,候选人的资料也应该公布在网上。

  何祚庥:候选人的名单资料确实向参与评选的院士公布了,至于在网上公布,现在互联网很发达,这也是很方便的事。

  北京科技报:现在经常有一些关于院士的负面报道,您如何评价?

  何祚庥:院士不是神,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院士难免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对此也有批评。批评院士是为了促进制度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有道理。但我并不赞成把对院士的批评公开化。的确有的院士做得不地道,比如核酸风波,有的院士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但是作为整体,院士是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院士的称号可以取消,大家可以讨论,事实上也有院士被取消资格的。院士制度总体上是公正的。

  制约机制需要改革

  北京科技报:据我所知,至今为止只有两名院士被取消院士资格。您能谈谈对院士的制约机制吗?

  何祚庥:我认为制约机制需要改革。我们有个学部道德建设委员会,就是针对一些需要“他律”的院士的机构。一旦有院士违反了院士自律准则,经过审核以后,委员会可以找当事人谈话,纠正错误,还有权向院士会议递交报告,建议采取相应制裁措施。

  北京科技报:道德建设委员会只有建议的权力吗?

  何祚庥:对,决定权在院士会议。我认为应该加强道德委员会的约束权力。

  北京科技报:除了道德建设委员会,没有其他的约束机制吗?

  何祚庥:还有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有的院士申请项目不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为本单位、小集团捞利益,学部的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应该加强识别的能力,在提供咨询进行评议时应该坚持从国家利益出发,防止成为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的代言人。

  北京科技报:您刚才说的都是中科院内部的监督,外部的监督呢?有人写投诉信,这些问题是怎么处理的?

  何祚庥:对,应该有社会的监督。确实有人写投诉信,而且有专门的机构处理调查投诉信,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有人把对科学问题上的反对与人联系起来,有很多投诉信是不真实的。所以我呼吁,社会公众发动对院士的监督时,一定要署名投诉。一般你署上真实姓名,就表明你对投诉的内容负责。如果匿名的话,可能就不太好处理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官本位

  北京科技报:您刚才高度评价院士制度,但是社会上对它的负面评价确实很多。

  何祚庥:这不在于院士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官本位。我们的社会就存在官本位的思想,将院士跟行政级别挂钩。很多所谓的院士制度弊端都来自于官本位。比如,评价一个学校的水平就是看院士数量的多少,简单地量化评价,将评价标准简单地量化了。院士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期望值不能那么高。院士的数量只是反映该单位的历史水平,而不是现在。在评价的时候,科研成果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官本位的评价体系存在很大问题。

  很多人批判院士制度,我觉得都没有批判到根本,真正的根源是官本位。比如,在选举或是咨询评议时,院士是官员不说,即使不是官员,他要代表本单位官员的指示,受部门利益影响,不能秉公而断。

  北京科技报:院士能给本单位带来很多好处,是吗?比如有院士带头申请项目都容易些。

  何祚庥:对,这还是官本位的评价体系问题。看一个项目能不能做,应该看他现在做什么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那个能力,光看院士是不科学的。

  院士应该择优录取

  北京科技报:您能不能谈谈当初您当选为院士时的情况?

  何祚庥:我是1980年当选为院士的。那时候选举院士还没有现在这么规范。有个背景,“文革”前两届院士是直接任命的,以后多年没有选举。改革开放后院士重新受到关注。那时候没有人找我谈话,就是直接当选了。跟现在体制很不一样。

  北京科技报:那时候评选院士的体制和标准是什么?

  何祚庥:标准是通过比较择优录取。我不清楚选举过程,老院士提名,具体他们怎么讨论的我不知道,提名后报国务院批准。后来我知道提名我的并不是跟我关系密切的老师,应该说比较客观公正,选的都是改选的人,相比来说比较优秀。

  现在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老师优先提名自己的学生,反正我自己也参与过几次选举和提名,我没有自己的学生可提。提名关键是看他优不优秀,只要是优秀,即使是自己学生也可以提名,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

  北京科技报: 陈晓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