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渔:社会科学院士制宜缓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11:23 南方都市报 | |||||||||
文/徐友渔 据《南方周末》12月22日题为“社会科学院欲设院士将建立学部委员制”的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荐、选拔、认定学部委员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疑惑和忧虑多于欣慰。从我所得知的社科院内部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应看,也是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压倒支持、赞成的声音。
从道理上说,建立或恢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院士制度是应该的,国外历来有文科院士,中国在1949年之前的中央研究院既有自然科学的院士,也有社会科学的院士,现在在台湾地区仍然如此。所以,我们只有科学院和工程学院院士,而没有社会科学的院士,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中国有自己的文科院士是必然的、或早或晚的事,问题在于应不应该是现在,现在条件是否成熟? 如果说,在这之前20多年社会科学院士的缺位等于承认我们的水平不够,那么,现在恢复社会科学院士制是否表明我们的水平一下子有大幅度的提高呢?我认为不是。或者,是否如某些专家学者建议的,可以通过设立文科院士制来拉动、提升我们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水平呢?我认为不能。 应该承认,最近若干年来,我们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较大发展,在某些领域甚至可以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如果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只能说,这些进步只是相对于以前学术惨遭践踏、百花凋零的情况而言,只是就百废待兴、起点很低而言。现在,不论是学部委员还是院士,据说都要用国际影响和得到国际承认为标准,恕我直言,满足这种条件的恐怕只能是凤毛麟角。 这么多年来,我经常参加以社科院为主举办的,有其他高级学术和教育单位人员参加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常常听到那些怀着“官大学问也大”心态的人所做的主题发言,也能听到国内外与会者的议论,说实话,我每每感到羞愧难当。当然,那些当事人是听不到真话的。 应该指出,近年来我们的学术有各式各样的繁荣,但大多只是形式上的,以各种“工程”、“项目”、“创新活动”为名,以评选、颁奖等活动造势的虚假繁荣,如果再把设立学部委员或院士作为拉动、提升学术的手段,恐怕学术繁荣的目的达不到,反而把最后一道防线、最后一张牌给糟蹋了。 20多年来,关于在社科院恢复学部委员制或建立院士制的议论一直不断,但许多资深学者持反对态度。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二,一是总体水平不够,怕在国际上贻笑大方,二是标准难于掌握,权力容易介入,方方面面的关系摆不平。如果这两方面情况没有根本改变,恐怕还是暂缓考虑,从长计议为好。 当然,社科院的经济和其他待遇条件与大学相比差距太大,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不像许多大学,这里既没有“终身教授”席位,也没有“长江学者”、“紫江学者”之类的高薪职位。但是,解决穷酸问题可以用其他方式,最好不要轻易动用学部委员或院士的名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