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写信告诫今年新选50位院士要自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09:13 北京晨报 | |||||||||
当选院士的“神六”专家沈荣骏。晨报记者 王大鹏/文 朱江/制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神六”专家当选院士 两年一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昨天下午,中国工程院公布通报了50位增选的工程院院士名单。截至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了704人,外籍院士有32名。
在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中,记者发现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占了五位,这个名单中还有从事青藏铁路建设的总指挥。 工程院告诫院士自律 -不搞商业秀 对每位新增选的院士,工程院都发出了两封信,一封寄给院士本人,对他们提出殷殷期盼,“院士不是万事通,您应避免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活动,特别是商业性广告和造势……” -不炒作贡献 另一封则寄给了新院士所在的单位,建议所在部门或单位不要安排他们参加本学科领域以外的活动,“对院士的成就和贡献也要恰当宣传,避免‘炒作’……不宜把过高的、不适当的物质待遇加到院士身上,不宜过早地给年轻院士压上行政职务。” -不开庆功宴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院士不是状元”,在某一领域并不是绝对的权威,“我们不赞成单位为院士当选搞什么庆功大会,也不赞成为某单位院士零的突破搞什么庆功宴。” 增选院士宁缺毋滥 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全面启动,共经过了提名、遴选、第一轮评审、第二轮评审、主席团讨论审议等严格的程序,最后报请国务院批准,最终确定了中国工程院八个学部共50名新院士的名单。 增选院士的原则是“宁缺毋滥”,同时工程院也高度重视评选院士的科学道德。在今年年初院士增选工作刚刚开始时,曾经确定“今年增选的院士将控制在60名以内”,这次为何只新增了50人呢?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解释说,并不能就此认为没有“能人”了,而是在增选院士过程当中,需要得到过半数现有院士的同意才能当选,而候选名单中有的实力相当,因此造成选票分散,双双都没有当选的情况。 航天专家占据五席 过去中国工程院院士“老龄化”问题一直突出,平均年龄为70.92岁,而新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50岁以下的有5人,这大大地降低了院士的平均年龄。 近来“神六”是科技领域的大热点,这次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空工业集团等直接与航空航天领域“沾边”的单位就有5名新院士,而1992年以来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顾问的“神六”飞船测控系统专家沈荣骏也在其中。除了沈荣骏,还有两位同为副部级干部的官员当选为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 此外,还有前任IBM技术总监、剑桥大学前任校长亚历克·布鲁斯等6人当选外籍院士。 八成院士坚守一线 对前段时间媒体炒作的“当选院士后就基本不做具体工作”的提法,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予以驳斥,他说,现在尽管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在古稀之年,但其中仍然有80%还在一线工作,“说院士当选后就退居二线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