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京华时报:占文物不维修要吃官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07:43 京华时报

  市文物局长梅宁华痛陈“有人想占着文物捞利益”

  作者: 刘薇

  对话动机:

  11月22日,市文物局掀起了“文保风暴”———孚王府等7家文保单位涉及到的17家产权单位,集体收到了限令整改通知单。近日,由市文物局撰写的《北京地区馆藏文物腐蚀调查报告》出炉,再次吸引了人们对文物保护的关注。12月1日,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就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关于“文保风暴”

  不落实“整改令”就和他们打官司

  记者:11月22日,孚王府等7家文保单位涉及到的17家产权单位,集体收到了“整改令”。您兑现了年初的承诺,它对北京文物保护工作有何意义?

  梅宁华:这是我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占用文物保护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至关重要!

  记者:过去文物部门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梅宁华:过去我们都是商量着办事,得和和气气地和人家说,您能不能出点钱把文物修修啊?要不您就搬走由我们来修。但没人听,没什么进展,所以我们才采取了法律的手段,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记者:很多文保单位表示,他们没钱,即使收到了整改通知也无法落实,您打算怎么让“整改令”落到实处?

  梅宁华: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了解,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很多单位是“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文物”。我亲自调查过,孚王府里的某些单位,在外面盖了好几栋大楼了,怎么就没钱修文物?(梅宁华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既然是依法治国,文物保护工作也要走法治化的道路,既然走了这一步,就要走到底,就要见到成效。对于一些仍然对文物不采取保护措施的单位,我们就要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了,就要和他打官司,我们有这个决心!

  记者:法律对文物保护这一块是怎么规定的?

  梅宁华:“谁使用谁维修”,文物单位的使用者对文物有保护和维护的责任,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文规定的。只要按法律办事,就没人能说你不对。

  -关于文物占用

  缺乏保护比英法联军破坏还要厉害

  记者:了解文物保护工作的人都知道,腾退文物占用单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从上任伊始就在啃这块“硬骨头”?

  梅宁华:我刚上任的时候,对全市的文物单位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很多文保单位的文物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全市的文保单位有近60%被非文物部门占用,文物得不到很好地保护。

  记者:能不能举个具体例子?

  梅宁华:1997年,白塔寺东西两路住了200多户居民,门口还有一个副食店,外国人都找不到门在哪儿,这让我震惊!这是国宝级的文物,怎么能就这么糟蹋呢?所以当时我在给市长汇报时,确定了要对文物占用单位进行腾退和搬迁,从根本上解决文物保护困境的思路。

  记者:国宝单位

圆明园的腾退,就是这个思路促成的一笔“大买卖”吧?

  梅宁华:当时圆明园里有好几个村子,住了数百户人家,还有人在里面种菜,搞得污水横流。大家都知道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掉的,实际上缺乏有效保护对其造成的破坏比英法联军还要厉害。我们动员海淀区政府,最终他们花了两个亿的搬迁费将园内600多户村民和十几家企业迁走,市文物局又花了3500万对其进行修缮,圈了围墙,圆明园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记者:腾退工作中,最让您头疼的问题是什么?

  梅宁华:关于文物腾退,一直没有一部专门明确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对于文物腾退的补偿问题,也缺少操作规范,现在只能按照

房地产开发的标准给予补偿,但由于文物腾退后一般作为公益事业向社会开放,是不赚钱的,这就造成文物腾退的成本比房地产开发的成本还要高,造成很多文物保护单位陷入困境。

  记者:据我们调查,文物占用单位复杂,产权不明也是造成腾退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梅宁华:对!但我也知道,有些人就是想靠占着文物捞利益!有一次,我到万寿寺东路调查,发现原本没有什么建筑的万寿寺东路里盖了大量违章建筑,有一个人居然盖了12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专门等着拆迁补偿。这种行为我们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关于馆藏文物

  十一五将重点解决馆藏文物保护问题

  记者:据我们了解,北京市馆藏文物的保护情况似乎也不是太好。文物局最近做了一个关于本市馆藏文物腐蚀情况的调查报告,看了让人触目惊心。

  梅宁华:这个报告是我们主动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馆藏文物的现状,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

  记者:那你们准备怎么保护呢?

  梅宁华:实际上,北京市属博物馆馆藏文物这几年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首博新馆建成后,将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库房,恒温恒湿,有“三防”设施,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这样首博的20万件文物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们还计划将一些缺乏保护条件的小博物馆的文物转移到首博的库房中保存。而且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解决博物馆的藏品保管问题,设想建设一个集中保管中小博物馆文物的库房。最近市政府也下了很大决心,投入3500万到4000万,给十三陵建造一个新库房。所以,一些重要文保单位的文物保护状况这几年已经或正在得到改善。

  -人物印象

  他与人们习惯印象中的官员不同,很少穿西装,却偏爱色彩介于红墙灰瓦之间的咖啡色夹克衫。讲话时,他喜欢用形容词,言辞犀利,敢于直言,配上那道仿佛国画中蘸足了墨汁勾画出的浓眉,总能让人感觉到他背负的历史厚重感。

  梅宁华,51岁,北京市文物局“掌门人”,一个管理着五朝帝都历史长达8年的人。

  今年年初的一次文物工作会议上,梅宁华当着全市文物系统主要负责人的面做出承诺———2005年,要在文物腾退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

  11月22日,孚王府等7家文保单位涉及到的17家产权单位,集体收到了市文物局下发的限令整改通知单,要求他们必须在明年11月22日前制订文物保护腾退规划,并付诸实施。这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梅宁华兑现了他的承诺。

  “这是我们在文物保护方面迈出的法治化的第一步。”梅宁华对此颇为自豪。

  作为一个官员,梅宁华的从政经历比较简单。1969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市委宣传部工作,后来又历任丰台区宣传部部长、区委副书记。1997年底,他开始担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至今已经整整8年。

  也许是由于梅宁华大学期间学历史的经历,他后来当上了文物局长。“开始我还有点犹豫,心想这文物工作应该是老先生干的啊,我当时才43岁,搞什么文物啊!”梅宁华说,真正开始工作后,他却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越了解历史,对现实的一些问题就越能有更清楚地认识。”

  -关于工作成就

  “我干了8年还是看到一些成就的”

  记者:虽然面临很多的困难,近几年北京的文物腾退工作还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梅宁华:这几年北京在文物腾退和保护上确实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在全国带了个好头。比如明城墙遗址搬迁了2000多户居民、79个单位,这是北京市历史上最大的腾退工程。还有先农坛、天坛神乐署、白塔寺西路等一大批文物单位的搬迁腾退,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当文物局长的8年间,一共腾退了40多个文保单位,投入资金几十亿,这个力度在新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记者:您担任文物局局长这8年,是不是北京文物保护工作形势最好的一段时间?

  梅宁华:对!2000年市政府制订了3.3亿文物修缮金计划。从2003年起,又每年投入1.2亿元用于文物保护和修缮。毫不夸张地说,这几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前所未有的!我觉得我干了8年,还是看得到一些成就的,比如新首博,从50年代就开始筹建,在我们手里建成了。今后人家要问我,你当文物局长都干了点什么,这么掰着指头一算,还是干了点事儿的。

  (说到这里,梅宁华哈哈大笑)

  记者:这些成就的取得,和市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大投入密不可分,但有人担心这是“奥运效应”,担心奥运会后文物的修缮资金会减少,文物保护工作又回到以前的局面。

  梅宁华:这不会。前两天张茅副市长还来局里和我们座谈,商讨十一五期间的文博事业发展规划。张副市长表示,奥运会后用于文物保护的投资将不会低于现在的水平,也就是每年至少有1.2亿的投资用于文物修缮!

  记者:明年的1.2亿资金您准备怎么花?

  梅宁华:明年仍将有一批重要的文保单位开工修缮,比如太庙、法源寺、司马台

长城等,初步估计要有20到30个修缮项目,孔庙和国子监的修缮也将彻底完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