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北京市七成文物库房不防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 07:10 北京晨报

  “民族文化宫国宝被淹”牵出馆藏文物保护话题。调查显示——

  11月15日,北京民族文化宫数十万文物遭供暖水浸泡。日前,民族文化宫办公室的郝女士透露说,尽管目前仍无法拿出最准确的损失评估结果,但馆方正在加紧对受损文物的保护,尽量使损失降至最低。她表示,“民族宫的文物库房是恒温恒湿的,文物受损不是本单位原因所致。”尽管如此,馆藏文物的保护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由市文物局进行的一
项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区县)拥有的文物库房中,多数条件需要改善。

  现状调查

  七成市级文博馆无湿控

  没有温湿度控制、面积狭小、文物保存环境恶劣是大部分库房存在的问题,这是导致文物腐蚀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北京市文物局于2004年展开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已于今年4月份完成,该项目对北京市级和区县级馆藏单位进行了调查,其中涉及博物馆61家、文管所20家,合计81家单位。市属单位37家,占45%,区县级单位44家,占55%。

  从调查情况看,在北京市级37家文物馆藏单位中,有13家文物库房有温湿度控制,有污染物控制的相对较少,为7家,多数文物收藏单位库房条件需要改善或扩建、重建。而区县级库房的条件和情况比市级单位更差一些。在区县44家文物馆藏单位中,仅5家有温湿度控制,两家有污染物控制。

  部分文博馆缺专用库房

  目前,北京市有些博物馆仍不具备专用库房。如梅兰芳纪念馆藏文物资料数万件,馆内没有专用库房,文物存放密度大,加之各种保管设施不健全,给文物保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数据报告

  八成馆藏文物易受腐蚀

  北京地区绝大多数文物质地属于易受环境影响而遭受腐蚀的文物,如纸张、青铜器、铁器、

纺织品、壁画等,约占整个文物数量的80%以上。这表明,北京市的大多数文物极易受环境影响而遭受损害。同时,文物库房状况调查和文物保存现状调查数据也反映出馆藏文物受腐蚀而损坏的问题较为严重。

  从文物类别情况分析,北京市除中央级博物馆外,现有馆藏文物6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4万件,一般文物近18万件。珍贵文物占所有文物的71%。从文物材质属性考虑,受环境影响而最易遭受腐蚀的文物为纸质文物、纺织类文物、青铜器、铁器、漆、木器、壁画等。从文物质地分类情况看,纸质文物占69%,金属文物占12%,石质、其他、陶

瓷器、纺织品、竹木分别为7%、5%、4%、2%、1%。可以看出,北京地区馆藏文物绝大多数为最易遭受腐蚀的文物,其比例约占81%。

  专家疾呼

  改善文保环境迫在眉睫

  专家在调查报告中称,从根本上改善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已成当务之急。调查显示,目前北京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和状况极为严峻,多数文物保存环境恶劣,一些文物受到的腐蚀比较严重,已经失去文物的价值。因此,市文物局建议,应加大

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制定、完善文物行业各类标准及行为规范,使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同时,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和条件,如扩建或改建、新建库房,适当加大库房面积;设置温湿度、污染物控制设备;分级、分类存放文物;增设保护文物的囊匣等。首席记者 杨玉峰

  ●链接·损失

  温湿难控

  十三陵纺织品褪色

  专家在调查报告中称,没有温湿度控制使得容易受到温、湿度影响的文物发生腐蚀。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对湿度很敏感,在湿度大的季节,陶器变得酥松,石膏硬度降低,更易破碎、霉变;北京民俗博物馆部分纸制品、木器出现开裂;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的象牙出现开裂;明十三陵博物馆的纺织品逐渐脆化、褪色;中国体育博物馆的部分字画被虫蛀或发霉。

  露天存放

  航空馆年损数百万

  而有些文物因为库房无法解决,只好露天存放。如中国航空馆、北京航空馆的飞机、雷达等军事设备老化严重,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分别约在几万元至几百万元之间;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在露天陈列的大部分石刻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每年经济损失约10万元;大觉寺因自然风化、腐蚀等原因造成的碑刻、佛像等文物残损的现象较为严重;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的乾隆御制碑碑身多处风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