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专家称三峡大坝未对中华鲟构成毁灭性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16:42 新华网
科技时代_专家称三峡大坝未对中华鲟构成毁灭性影响
中华鲟幼鱼滑向长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华网宜昌11月16日电 (记者 江时强) 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说,三峡大坝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一定影响,但未对中华鲟构成毁灭性影响。

  中华鲟生长在一亿四千万年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属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它生在长江,长在大海,每年夏秋自长江口洄游至金沙江产卵繁殖,幼鱼长到15厘米左右重回东海、黄海。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不利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家就采取科技手段对中华鲟进行抢救性研究保护,在葛洲坝下游规划建立了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还在长江口规划建立中华鲟保护区。1981年1月,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自长江口洄游到金沙江的通道,中华鲟洄游至此即被阻隔在坝下江段。因此,位于葛洲坝上游38公里的三峡大坝不存在影响中华鲟洄游通道的问题。

  刘灯红认为,三峡大坝2003年6月蓄水、通航、发电后,对其下游的中华鲟短期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建坝改变了水的物理状态,其下游的流量、流速、温度、泥沙含量等随之改变。三峡大坝泄洪导致水流抛射,水中气体呈现过饱和状态,短期内使中华鲟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发生一定程度障碍,但一段时期后又会恢复平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