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人民日报:可可西里离游人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0: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鑫焱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生活着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等230多种野生动物。可可西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加上生态环境脆弱,一直是“游客的禁区”。

  现在,可可西里正试图向游客敞开大门。

  生态旅游可行性报告尚未批准,游人不能进入保护区

  青海省林业局董建生副局长介绍说,今年2月,关于在可可西里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已上报到国家林业局,但还没获最后通过。国家林业局要求在有关开展可可西里生态游的环境评价及报告中关于功能区调整带来的生态影响等报告完成后才考虑批准可可西里生态游,在此之前管理部门不会批准任何游人进入保护区。

  目前,管理部门正在做可可西里生态游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生态游的环评报告已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同时有关管理部门正在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承受能力等进行调查研究,为可可西里生态游制定详细的规划提供资料。

  董建生强调,可可西里生态游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制定的规划是以不破坏可可西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旅游的道路主要以现有的便道为主,原则上不会“大兴土木”,只在保护区建设临时的补给站,不会新建大型宾馆、娱乐场所等设施。同时,要严格限定游人数量、游人的行走路线,把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介绍,如果能获得国家林业局的批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争取在明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开通前对游人开放。根据方案,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2.55万平方公里核心区游人是不能进入的;游人只能进入1.95万平方公里缓冲区的部分地区。

  董建生说,在可可西里搞旅游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借鉴,而可可西里保护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他们每走一步都“摸着石头过河”,慎之又慎。

  专家提醒:尊重科学谨慎行事

  曾几次上青藏高原考察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时院士认为,只要经过科学论证切实可行,可可西里生态游不是不可以搞,通过旅游增加收入可以促进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但这要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他对可可西里生态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可可西里生态游应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不应把营利作为终极目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生态极其脆弱,不把保护放在优先的位置,后果很严重。自然保护区的所需经费可以通过搞旅游活动来补贴,但经费的主体还是国家投入,否则保护区将会把赚钱放在第一位,那样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就危险了。自然保护区首要任务是保护,其次是教育功能,赚钱应该放在最后一位。

  二是所有的旅游活动设定都要以不触动自然原貌、不破坏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这里包括对旅游线路的设定、旅游设施的建设、游客行为的规定等。美国一些自然保护区对旅游线路的设定、旅游设施的建设、游客行为限制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三是可可西里生态游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环境评估,不应盲目上马。可可西里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专家论证、环境评估等环节一定要做到科学、公开、独立。现在很多旅游项目的论证、评估不够独立、公开,谁搞论证、评估都找支持、同意项目的“自己人”,拒绝有反对意见的人参加,同时论证、评估的内容也不够公开,致使很多不符合科学、不能保护生态环境,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能够得以通过,贻害无穷。

  张新时还说,在国外,一些自然保护区在搞旅游时,很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进行提高环保意识的教育,可可西里生态游在规划设计时不应忽视这一项。

  可可西里生态游离游人还有多远?人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