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激辩珠峰不再长高 青藏高原将要垮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08:48 《DEEP 中国科学探险》 | |||||||||
《DEEP 中国科学探险》2005年11月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前一阵珠峰复测的结果一公布,“珠峰变矮”就立刻成为了新闻媒体、科研机构、普通民众所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最近,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有关珠峰的新观点“珠峰不再长高,青藏高原将要垮塌”,几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个新观点发布在11月的《DEEP中国科学探险》杂志上。 2005年10月9日上午,国家测绘局公布今年春天珠峰测定高程的数据,珠峰顶的冰雪厚
“珠峰变矮”,其实是个假命题,只要明白物理学上“误差不可避免”的道理就可以理解珠峰真实高程和我们人类测得的数值毕竟还是两回事,虽然后者在不断接近前者,但是限于技术手段,误差30年间还是达到了3.7米,也就是说是我们两次测得的数据相差这么多,然而珠峰真实身高究竟是长了还是没长? 专家论点一:珠峰岩石高程基本没有变化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认为“如果以3.50米作为当时的冰雪厚度,那么1975年珠峰的岩体高程应为8849.05-3.50=8845.55米。可见,珠峰高程减小了8845.55-8844.43=1.12米。另外,2005年的大地水准面比1975年升高了0.7米,考虑这个因素,那么珠峰高程减小0.42米。如果再考虑测量冰雪厚度和顶峰高度的测量误差(±0.1±0.36)的话,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珠峰岩体高程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挤压青藏高原,使得后者不断抬升,珠峰地区以每年10毫米的速率上升,如果这个推断不假,30年来,至少珠峰岩石面的高度应该增加30厘米。这30厘米已经超过了正负21厘米的误差范围,按理2005年测量过程中应该有所反映。种种迹象表明,珠峰似乎不再长高! 根据我国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研究,印度洋的扩张推动印度洋板块持续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碰撞后,两个板块的地壳分层交互挤入,发生强烈挤压。整个青藏高原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岩石样品,受到坚硬的印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南北向俯冲、挤压,在造成南北向缩短、垂直增厚的同时也在“东西向拉伸”。 “珠峰不再长高”这可能是一个信号,暗示青藏高原在印度洋板块和塔里木盆地等刚性结构的南北挤压下正在寻找长高之外新的出路——东西拉伸。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新的证据(如果30年来喜马拉雅山脉的高程都没有什么变化的话),支持科学家们预测青藏高原不再抬升甚至开始垮塌的观点。 专家论点二:青藏高原仍然在抬升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潘裕生认为这样的南北大地堑根本不存在,东西拉伸仅仅是南北积压的派生现象,青藏高原仍然在抬升。“我们做过实验,一个岩体样本在上下方向(南北方向)受到挤压时,左右方向(东西方向)会出现多个裂隙,而不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裂隙。实验证明这些裂隙仅仅是上下方向挤压的派生现象,因为根本不存在左右方向的恒久力源。与此同理,印度洋板块俯冲到青藏高原下部,并以一定的速率持续向东北方向缓慢漂移,只要这个过程不停止,青藏高原就仍然在抬升过程中。” 专家论点三:青藏高原正在垮塌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认为“青藏高原不可能无限地向上抬升,在达到一定高度后,由于巨大重力的作用,即使印度洋板块再挤压,高原也只会向外扩展、面积增大,但高度不会增加。现在的青藏高原是在已经达到最大高度之后的垮塌时期。” 东西拉伸之后紧接着出现一个问题:按照理论推断,在如今青藏高原某地应该出现一个规模较大的南北向大地堑!这个地堑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又在哪里呢? 专家论点四:上升还是下降?结果尚待时日 1975年我国珠峰测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之一、2005珠峰测量技术总顾问、中科院院士陈俊勇:“关于珠峰峰顶岩石面上升下降问题,经多年的测量,我有一个看法,讨论是可以的,但真正要‘测量’出来,还要待以时日,目前的技术还有差距。” 本文得到陈俊勇院士、高登义研究员和潘裕生研究员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特此鸣谢!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