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发现之旅专题 > 正文

发现之旅:拆弹英雄于尚清惊魂48小时(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4:36 北京科影厂《发现之旅》栏目供稿
科技时代_发现之旅:拆弹英雄于尚清惊魂48小时(组图)
发现之旅《惊魂48小时》片中截图:于尚清排险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发现之旅:拆弹英雄于尚清惊魂48小时(组图)
发现之旅《惊魂48小时》片中截图:于尚清排险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案发

  字幕:2003年9月1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上午,建华公安分局副局长王春才,接到了一个紧急的电话。在本区的萨拉伯尔酒店,有人发现了一枚可疑的爆炸物!

  此时,人们刚刚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而案发的酒店正好位于这座城市最繁华的闹市街区。

  危急现场

  现场的勘查显示,这枚可疑爆炸物极具危险性。

  采访:当时看不出这个炸弹的形状,只是用胶带缠得非常满,盖得非常严,仔细地看清,发现这个炸弹上有一块表,我们确定这确实是一枚炸弹。

  在酒店三楼的洗碗池后面,炸弹紧紧地绑在一条贯穿全楼的煤气管道上。

  在闹市区安装这样一枚爆炸物,无疑是个可怕的灾难。 一旦引爆,势必引起管道内的煤气燃烧,那么,整栋大楼都将有可能坍塌。同时,大火引起的连环爆炸,可能会让整条热闹的商业街成为一片火海。

  启动应急方案

  情况万分紧急,警方迅速启动应急方案,进行交通管制。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局面, 四周的人群被紧急地撤退到附近的一个广场内。一时间 ,一片繁华的闹市街区顿时人去楼空。

  和紧张的同事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华分局一位名叫于尚清的警员。很长时间了,他早就约好和朋友们去郊区钓鱼,今天好不容易轮值休息。一大早,他就忙了起来,或许,他今天会有不小的收获。

  开始排弹:第一枚炸弹

  字幕:上午十点十分

  戒严已经实行,拆除炸弹迫在眉睫。然而,由于缺少专业的排爆人员,警方一直都不敢轻举妄动。

  采访:咱们齐齐哈尔市没有专门的排爆人员,而且也没有一些排爆的防护设备。我听说找部队,说部队不能来,一个得请示军委,再一个他们对土制炸弹也不清,也不懂。后来又找的军工厂问问他们,他们说自制炸弹我们懂,这种土炸弹,谁也不明白。

  半个小时过去了,排爆毫无进展。副局长王春才意识到,这份危险的任务,只能依靠警队自己承担。

  采访于尚清:我还等他(同事)电话,我说打鱼去呢。电话没等着,王所长给我打电话,

  采访王春才局长我把情况跟他说了一下,他说过去看看。我说行你就过来,不行你就别过来。

  采访于尚清:我说炸药我还行,但炸弹我没见着过,我说那我去吧。

  老于在分局里负责危险品工作,过去当过兵,搞过爆破。然而,他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根本算不上什么拆弹专家。对于即将面对的土制炸弹,他显然没有太多心理准备。

  此时,对于王春才来说,虽然找到了于尚清,但无疑仍然要冒很大的风险。

  圈定嫌疑人:可能是熟人作案

  找不到专业的排爆人员,此刻,在建华分局的刑警大队里,对于大队长于志强和副队长林连海来说,如何迅速圈定安放爆炸品的嫌疑人,迫在眉睫。

  萨拉伯尔酒店每层结构都很复杂,然而炸弹却偏偏被安放在一个较为隐秘的空间。根据初步推测,疑犯很可能是从三楼消防通道破窗而入。可见,疑犯对酒店的环境一定相当熟悉。警方最后决定,盘查的对象从酒店的工作人员开始。

  于尚清排弹

  字幕:上午10:50,距离案发一个小时

  对于来到现场的于尚清来说,此时,最麻烦是缺少时间。几乎来不及犹豫,大家就准备开始拆弹。 为减少危险性,有人建议于尚清带上消防冲水。如果能将炸弹冲下煤气管道,即使排爆了,也可以远离煤气,减少损失。

  然而,炸弹夹在管道和洗碗池之间,外面被胶带紧紧裹住,里面究竟是怎样连接的,一点都看不出来。如果此时贸然冲水,就有可能触动敏感的导线,引起爆炸。

  无奈之下,于尚清只能过去看看,能否确定起爆时间。如果是定时炸弹,那么闹钟上的闹点有可能就是起爆时间。

  采访于尚清:我又细瞅了瞅,看它几点响。我细瞅,他们说别瞅了瞅响了,我说响也没招,叫咱们来就是要咱们拆的啊。

  闹点上的数字清晰可见,十一点一刻左右,而此时已经接近十一点。

  四周的空气范佛凝固了,秒针指向的就是爆炸的临界点,而这一段距离还在不断地缩小。于尚清心里清楚,此刻,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拆弹,全体人员撤离,要么就冒险拆弹。

  于尚清采访:然后我就说,我说谁有刀没有,我也不知道谁递我一个匕纸刀,递给我一个刀,你割吧,我上去了。

  洗碗池被自来水管道固定住,于尚清和一名消防兵将池子稍微挪开。要拆除炸弹,首先要将它从管道上取下来,判断出接法。

  于尚清采访:我说我绑着炸弹,你用刀割下来。

  他割一下躲一下,割两下,割着胶带,割两下割不掉,拿刀割一下就跑,我说你跑不过炸药。这样一来,给我吓得够呛。他一躲我也害怕,他一害怕我也害怕。

  于尚清独自留了下来, 已经没有时间取下炸弹了。他只好从闹钟入手,因为钟的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着关键性的导线。

  王局长采访:我看两三分钟没出来,我就在这儿着急我就给他挂了电话,他半天才接。

  采访于尚清:我手机是振动的,我从来不使声,我说炸弹响了,我说完了。但是呢,这不是炸弹响,是手机振动。有点儿害怕。

  惊魂未定的于尚清只有不到5分钟时间了。在他揭开的闹钟后面,果然连接着导线。

  于尚清采访:它是有一根线,裸线,绑在后面表把上了,另一根裸线露了,只要到点了,表把一碰,和那根裸线一碰,就能响。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装置。于尚清判断,截除这枚炸弹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割掉绑在表把上的线,避免两根线之间形成回路。

  于尚清采访:我赶紧把裸线拔出来了,我认为就不能响了。我又害怕它响,把那线割下来。把那线割下来,这我才大胆地把爆炸装置,成功地,与煤气管道分开了。

  一枚令大家惊惶失措的炸弹,于尚清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将其拆除。但此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十分,离爆炸点只差三分钟。

  王副局长采访:也过了两三分钟,他就出来了,非常高兴,拆完了,实际上没看到我,他奔黄局长过去,拆完了拆完了。

  于尚清采访:我说黄局,我说我拆了,我挺兴奋的。因为平时以来,我没少接触过炸弹,炸药都没少接触,我也使过,我也会用,但是叫我拆这个定时爆炸装置,平生第一次,我挺兴奋,我说我拆了。

  危机解除

  字幕:上午十一点半,戒严取消。

  对于警队和周围的人们来说,这虽然是一场从未经历过的危机,但似乎犯罪分子的手段并不算高明,大家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此时,已经临近中午,大家打算一起到附近的饭馆庆贺庆贺。

  片花

  调查的开始,圈定重大嫌疑人

  炸弹拆除之后,技术勘察马上开始。这是本市发生的第一起炸弹案件,如何尽快找到破案的线索,是警方面临的最大挑战。

  现场搜寻的结果并不理想,唯一的物证就是这枚炸弹。对于炸弹的安放时间,初步推测为凌晨到天亮这段时间。

  刑警队内,排查继续进行。根据现有的线索,疑犯必须要熟悉酒店环境,懂得电路知识,在凌晨有作案时间,最有可能是和酒店有过矛盾的。

  队员们仔细地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细节。

  这其中,有一位叫谷树昆的前任酒店领班,引起了副队长林连海的格外注意。

  采访:谷树坤,年龄不大,20几岁,因为表现不错,从服务生升为领班了。到后期,他觉得我表现这么好,应该给我提某部门的经理,因为工资待遇问题,跟酒店经理产生了矛盾,而且经过我们了解,在案发前两天一天晚上,谷树坤曾到酒店来过。

  一个怀恨被酒店辞退的人,为什么还要在短期内返回酒店?这里面似乎存在着某些关联。

  酒店内,现场勘查仍在继续。搜爆队的小李完成一楼的工作,准备到二楼作进一步的搜寻。然而,当他走到二楼的楼梯时,搜爆犬却不再前进了。

  采访王局长:菜刚上来刚要吃,指挥中心这时候又来电话,又说了,老王你在哪儿,说我吃饭呢。他说老于呢,我说老于在我跟前,说赶紧来吧,又发现一个。我说那赶紧去吧,就往那儿跑。

  对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对付。

  此时,距离第一枚炸弹的拆除,仅仅隔了半个小时。刚刚逃过一劫的于尚清从饭桌上又被请到了现场。

  采访于尚清:这时候黄主任也没说叫我去。王所长也没说叫我去,我能走吗。无形中,第一个你都排了,后期来讲,不排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还是得我去。无形中就得去了,非去不可,我去吧。

  酒店的电源再次被切断,队员们在大厅帮于尚清准备排爆工具。这次,谁也不敢再让他徒手拆弹。第一枚炸弹的拆除,凭靠的是一瞬间的勇气和运气,而这次,于尚清感到了一种不可预见性的危险。

  于尚清:这时候心情跟拆第一枚就不一样了。我儿子当兵,我老伴没工作,我就想着他俩,我就给她打个电话。我说老伴啊,今后无论怎样你和孩子都好好的活着。

  采访王局长:我说老于你给谁挂电话,她说我爱人,我说别胡说八道。

  采访于尚清:我也没吱声。真要炸死了,她也听不着我声,我也听不着她声了。就进入现场了。

  炸弹绑在消防火栓上,中间有一根导线连着两个炸药包,而小的炸药包顶上接着一个传呼机。这显然是一枚遥控炸弹!

  只要通过任何一部电话机拨通呼机号码,就可能激活炸弹,引起瞬时爆炸。

  采访于尚清:当时我认为它是一个,我认为是传呼机管小炸药 然后把大管炸药引爆,是这么回事。

  于尚清判断,小的炸药包就是引爆装置,他决定将大炸药包和引爆装置分开,前提是寻呼机千万别响。

  采访:八管炸药,拿出来了,狠狠地往楼里,一个空地,过道上,扔里边去了,我说叫你响。

  摘除了大炸药包,于尚清却丝毫不敢大意。因为剩下的虽然是小炸药包,却有6根导线和寻呼机相连。这些线里,如果有防拉或反拆导线,那么,拉动或剪断其中的一根都可能引起爆炸!

  对于尚清来说,直觉和运气似乎比拆弹经验更重要。此时,除了硬着头皮上,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采访:我就把传呼机,尝试着拽了四根线,一根一根地拽。

  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嫌疑犯还没有落网,寻呼机随时会被激活。

  采访于尚清:我拽第五根的时候,这线头呢,很自然就掉了。我一看不对劲,我说搞不好最后一个不等我拽,它就会响的。不能再这样拽了。

  于尚清不敢再轻举妄动。他决定将起爆装置拿开进行单独处理。

  采访:我就把它拿开,搁到门后。我躲得很远,有六七米远,我就拉。

  最后一根线果然是防拉导线,好在炸药量不大,没构成威胁。

  破案

  现场引爆了第二枚炸弹,副队长林连海不免有些焦虑。因为,他刚刚结束对嫌疑人谷树坤的调查,得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据查,谷树坤平时胆小怕事,为人懒散,甚至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缺陷。

  采访林连海:他有恐高症。他妻子反应说,谷树坤曾经有一次在家灯坏了,他踩凳子搬灯过程中,从椅子上掉下来过。

  根据推测,疑犯应该从高处攀援进入现场,然而,有恐高症的谷树坤似乎却不符合作案条件。难道目标找错了?此时的林连海越来越感觉到,对手绝非等闲之辈。

  第二枚炸弹暗藏机关

  第二枚炸弹的拆除可谓有惊无险。事后,大伙准备清理现场,于尚清和同事们上楼去取刚才扔掉的大包炸药。然而,当他们找到炸药包时,却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物体!

  采访于尚清:我一翻个,一下子我的脑瓜子一片空白,傻了,当时就傻了,彻底傻了。

  原来开始被扔掉的大炸药包也是一枚遥控炸弹,它和那枚小炸弹构成连环炸弹。威力不大的小炸弹只是一个诱饵,最可怕的是通过导线连接的大炸弹。

  采访于尚清:我彻底害怕了,我猛喊,我说张队,你们俩有多远跑多远,我说我完了,我说这里还有个启爆装置……我拿着炸药,扔也扔不了,排爆绳也没拿。

  于尚清心里清楚,他是在和时间赛跑。经过搬动,炸弹极有可能被引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向他袭来,此时,拔下引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采访:瞅啊,我寻思它是,出来是六根线,分三点,到炸药管上。但是我上的时候,就两把手上,我认为是拿炸药的啊,我只有狠心蹲那儿,拽吧。

  突如其来的变故,已经让于尚清来不及思考,甚至顾不上炸弹是否存在着防拆装置。等他将炸弹拆完的时候,浑身已经湿透了。

  这是一场可怕的对决,对方躲在暗处,似乎在挑战着警方的极限。

  一枚定时炸弹,两枚暗藏杀机的连环炸弹,一时间,炸弹的疑云笼罩了整座齐齐哈尔城。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还在继续。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拆弹英雄于尚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3篇。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