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专题 > 正文

西安日报:中国改写珠峰高程8844.43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4:4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中国成功改写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身高”:8844.43米。权威专家认为,这是迄今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精确的数据。

  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9日公布了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

  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同时宣布,珠峰的新高程数据8844.43米,即日起开始在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公开出版的地图、教材及社会公众活动中使用。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包括珠峰在内的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环境、生态等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珠峰高程的变化受到世人高度关注。长期以来,围绕珠峰高程的争论一直存在。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测量取得的珠峰精确高程数据有望得到世界广泛认可。

  尽管珠峰“矮”了3.70米,但它依然是世界最高峰。目前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高程为8611米,仍比珠峰低200多米。

  珠峰“身高”缘何不一

  作为地球最高峰的珠峰,珠峰的精确高程一直为世人关注,但长期以来,见诸媒体的数字并不完全一致,如:8840米、8848米、8848.13米、8850米……

  由于珠峰是地球的最高峰,所在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导致各国登山队、科学家频繁开展珠峰高程测量及相关研究。有人说,珠峰的历史就是一部测绘史,珠峰的高程测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对世界最高峰的认识过程。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手段测量珠峰高程,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早在30年前的1975年,我国就测定并发布了珠峰高程:8848.13米,并得到世界认可。8848.13米这一精确数据,是我国测绘工作者在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数据后,经过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并扣除了珠峰峰顶积雪深度后得出来的。

  我国于2005年3月起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是我国于1975年第一次测量并发布珠峰精确高程之后的重新测量,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重测活动中,登顶测量人员携带了冰雪深雷达探测仪、GPS观测设备等现代高科技仪器设备,在峰顶进行测量。这些设备使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本次测量除采用1975年时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取GPS测量系统,可以说是“双保险”。

  有鉴于此,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表示,我国本次公布的8844.43米这一珠峰新高程,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数据。

  可信度有多高

  8844.43米———刚刚公布的珠峰新“身高”可信度有多高?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

  陈俊勇表示,与1975年中国珠峰测高以及其他测量活动相比,2005年的中国珠峰高程测量手段有五个方面的创新,确保了本次测出的珠峰高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GPS应用更完善

  本次珠峰测高中,GPS方法共设置了70个点,而此前美国等国家在测量中只用了2个点;吸取了

意大利等国家以往将仪器放置在地面、因人员走动导致数据传输经常中断的教训,把仪器放置到高于人体的三角架上,实现了35分钟无间断数据传输;数据采样从一般的每30秒一次,提高到每秒一次,使获得的数据量大大增加。

  采用激光测距

  1975年我国珠峰测高没有采用激光测距手段。本次采用激光测距,使测量精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测量冰雪深度更为可靠

  1975年,我国是用人工插入标杆的方式测量冰雪深度的,数据为0.92米;1992年,其他国家用插入钢钎的方式测量冰雪深度,数据为2.55米;本次用雷达测量冰雪深度,数据为3.5米,其中冰层以下岩面以上有1米的不明物质,密度介于冰与岩石之间,估计为冰和碎石的混合物。此前由于条件限制,是无法测得上述数据的,因此也会影响珠峰高程的精度。

  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更加精确

  作为珠峰高程测量的基准,大地水准面实际上就是确定珠峰脚下的海拔零米在何处。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中,我国测绘人员参考了5种地球重力场模型(包括中国和美国的模型)、600多个重力点、更加完善的地形资料,并参考了美国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资料,确保了珠峰高程起算点的确定更加精确。

  折光改正更完善

  山高测量需要根据气象资料进行折光改正。此前测量珠峰高程时,折光改正使用的是距珠峰70公里之外的定日的气象资料,而本次使用的是在珠峰脚下珠峰大本营测得的气象资料,数据无疑更为准确。

  珠峰为什么会变矮

  世界最高峰为什么会变“矮”?3.70米的高度到哪里去了?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他表示,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是珠峰变“矮”的三个主要原因。

  摘掉冰帽量“身高”

  珠峰变“矮”,首先是因为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不同。由于珠峰的海拔非常高,峰顶上终年冰雪,好像戴着厚厚的帽子。197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峰顶冰雪深度。当时测得的珠峰雪面高度为8849.05米,减去当时测得的雪深0.92米,就得到了珠峰岩面海拔高程8848.13米。由于当年是登山队员通过人工插杆的方式进行测量的,所以冰雪深度数据的精确度无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通过采用冰雪深雷达探测仪,测得冰雪深度为3.50米,其中雪层厚度接近1米,冰层厚度约为1.5米,冰层以下、岩面以上的不确定物质层(其密度介于冰与岩石之间,专家估计极有可能是冰和碎石的混合物)厚度约为1米。

  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了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这如同珠峰在摘去头上的雪帽之后,又摘掉了厚厚的冰帽再来测量“身高”,自然会变“矮”一些。

  减去“鞋子”再测量

  珠峰变“矮”,还因为本次珠峰“身高”的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计算结果较上次更为精确、完善。大地水准面是测量高程的基准,确定珠峰地区的大地水准面,实际上就是确定珠峰脚下的海拔零米在哪里。所以大地水准面的确定对测量珠峰“身高”的影响不言而喻。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中,我国测绘人员参考了5种地球重力场模型(包括中国和美国的模型)、600多个重力点和更加完善的地形资料,并参考了美国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资料,确保了珠峰测高起始点的计算更加精确。最终,2005年珠峰测高确定的大地水准面比1975年高出0.7米至0.8米。这相当于在测量珠峰高程时,减去了珠峰所穿的“鞋”的厚度0.7米至0.8米,其“身高”自然又会变“矮”一点儿。

  全球变暖也会导致变“矮”

  珠峰变“矮”的第三个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珠峰冰雪层的厚度总体上呈现变薄的趋势。从1975年至今,珠峰的高程因此“矮”了0.3米至0.4米。

  高度之外的意义:珠峰也是地球的试纸

  珠峰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世界屋脊的高度。和极地一样,珠峰也是全球的“试纸”。珠峰测高的科考价值,将在今后环境、气候、地质等各个科学领域中逐渐体现出来。

  高度的意义

  高度是珠穆朗玛峰最重要的意义。

  1852年,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测量队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测定珠峰为8840米,首次确定珠峰为世界最高峰。此后,登顶珠峰被视为挑战人类极限的象征。

  正因为珠峰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的“身高”一直引人关注,1975年中国测量队获得的海拔8848.13米的珠峰高度也始终处于争论之中。

  当年负责测量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陈俊勇院士解释了8848.13米的由来。登山队在珠峰顶建立觇标后,采用三角测量法测定了珠峰的高程,当时得到的雪面高度是8849.05米。女队员潘多用一根直径约四五厘米的木头竿子用力插进雪层,直到插不动为止。竿子插进雪层的深度为92厘米,被当作雪层深度。用8849.05米减去92厘米,就得出8848.13米的珠峰岩石山体的海拔高度。

  复测的重要目的,就是继30年前中国测量队第一次测得“8848.13米”的珠峰高度后,又一次由中国官方测量珠峰的高度。随着新的复测数据的公布,围绕“8848.13”的争论可能会告一段落。

  专家解释说,珠峰测高结果的差别由几个原因造成。一个是海拔原点的选择不同,因为地球海平面也存在高低差别。我国的测高以青岛验潮站的黄海海水面为海拔零起始点(水准原点)。第二个原因是珠峰冰雪层随着季节变化,第三个原因是测量精度。据介绍,目前已知的不同测量方法,精度差别可达50厘米左右。

  为了提高珠峰测量的准确度,中国复测珠峰,采用了测深雷达准确探测珠峰峰顶的浮雪和永久冰层的厚度,峰顶竖立的觇标也与以往不同,觇标上安装了GPS天线和反射棱镜,以方便测量需要。

  高度以外的价值

  本次复测的总指挥、中国国家测绘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燕平说,这次测量有三个很重要的任务:第一是测出岩石的高度,第二是把永冻层找出来,第三是测出覆雪的厚度。

  复测的工作围绕测高展开,但测高并不是本次复测的惟一目的。在本次复测珠峰的计划中,测量高度以外的科考项目引人关注,这些科考项目的研究结论更有可能影响普通人的生活。

  在复测计划的“研究目标”中,“大气化学成分、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及地质等方面的观测研究”“评估全球增温对冰川变化的影响以及未来冰川变化的趋势”“确立珠峰地区生态与环境变化成因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解释生态与环境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响应”等等问题正是世界环境热门话题,和南北极一样,人们寄希望于通过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地区的研究,探索世界环境变化的规律。

  珠峰冰川的退缩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冰川退缩的严重程度是全球环境研究的依据之一,在本次测量中,科考人员将通过现场监测和实验手段获得严谨的科学数据,进一步了解珠峰冰川退缩的情况。

  和极地一样,珠峰的生态变化被视为全球环境变化的“试纸”,以往的考察与研究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珠峰地区的植被与栖息构成的特点,但在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及变化原因方面很少提及,在复测科考中,科考工作者将确立近30年来珠峰地区生态与环境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研究并绘制珠峰北坡生态与环境要素分布图,力求解释30年珠峰的生态与环境发生的变化,尤其是生物多样性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土地退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对地区气候产生的影响等等。

  事实上,在珠峰新高度之外,复测珠峰的科普价值已经开始体现,而复测中获得的科考研究成果的价值将在各个科学领域中逐渐体现出来。(据《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