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出新证据 大熊猫锐减与人类捕食有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3:56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陈妮娜 张冕 今天被世界公认为无价之宝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在千万年以前竟曾是远古人类的食物?研究人员对贵州省大熊猫遗迹进行长期的考察及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 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蔡回阳说,这个结论并非他个人主观推测。远古时期,野生大
依据一———在人类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熊猫化石大熊猫在距今8000年前已在云贵高原地区灭绝,贵州和云南作为远古大熊猫的故乡,今天成为大熊猫化石的主要产地之一。 蔡回阳的研究便是根据这些珍贵的大熊猫化石而展开的。“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云贵高原地区,我们最少在7个人类遗址和30多个化石点中,发现了大熊猫的骨头化石。贵州省毕节市何官屯有更早期的遗迹,位于黔西的主要是距今约60万年的观音洞更新世中期的文化遗址,还有云南东部的一些石器时代的遗址。” 蔡回阳认为,既然我们已知大熊猫在早期并非人类所驯养的动物,它们的骨骼化石又如此频繁地在古人类遗址中出现。按常理,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人类曾经大量捡拾、采集大熊猫的遗骨;二是,古大熊猫是古人类用来对付饥饿的食物。而当时,大熊猫的骨头体积比现在小,不能成为远古人类制作工具的原料,相比而言,被人类捕食就更有可能。 依据二———大熊猫本身特征导致其无力反抗人类捕杀 如今,在人们眼中大熊猫缓慢迟钝,憨态可掬。蔡回阳根据熊猫化石的形态分析,远古大熊猫的个头比今天的大熊猫要稍大,行动也不像今天的大熊猫这么缓慢。但与远古时期的其它动物相比,其体积仍然较小,速度也仍然很慢。动作迟缓导致人类捕食就不足为奇了,也由此可以推论,远古大熊猫也曾受到其它大型猫科动物的袭击。 大熊猫生存活动范围的逐渐缩小,始于16世纪,但最主要还是在19世纪。 大熊猫数量锐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否与上述远古人类的捕食有着直接的关系?蔡回阳认为,从古至今,大熊猫数量的急剧减少并不是单纯由人类捕食行为造成,但这肯定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