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科普杂志封面秀专题 > 正文

《DEEP 中国科学探险》2005年9月号目录和封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15:14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DEEP 中国科学探险》2005年9月号目录和封面
《DEEP 中国科学探险》杂志2005年9月号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乾隆的“宝贝”何时重聚故宫?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偶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如获至宝,藏于一室,起名“三希堂”,取“稀有”之意。1925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末代皇帝溥仪逐出故宫。军警盘查时,在溥仪的被子里发现了《快雪时晴帖》,当即没收。后交新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皇帝的“宝贝”一变成为“国
宝”,只可惜“三希”只剩“一希”,另外两件早被光绪皇帝的谨妃偷偷运出宫,流落民间,不知所终。

  后来,故宫博物院的人十分偶然地在北京一大收藏家家中看到了《中秋帖》和《伯远帖》,收藏者说他作古之后会将两帖送到故宫,让“三希”团聚。及至1949年,蒋介石撤离大陆前将一部分故宫文物精品运抵台湾,其中就有《快雪时晴帖》。恰巧大收藏家的后人也流落台湾,想把另外两帖卖给当局,可是由于财政问题作罢。后来,其人在香港将两贴卖给大陆,至今仍藏于北京故宫。

  一宫文物分两岸,“三希”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有人说:北京有故宫没文物,台北有文物没故宫,大有将两岸故宫文物拿出来较量一番的架势。其实大可不必,两岸故宫文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华,就像“三希”一样,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中华民族一部完整的文化史。

  近些年,两岸文物交流呈现单向的态势,大陆文物到台湾展出过,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一直没能到北京展览。理由有二:一是文物安全;二是怕被“扣压”,“物归原主”。前几年,在“去中国化”政治氛围的影响下,有台湾政客甚至提出把台北故宫博物院改称“福尔摩莎博物院”,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

  两岸文化,血脉相连,两岸故宫文物团聚之日,也就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时。

  ——周卫军(主编)

  特别策划:台北故宫有什么

  (独家刊发台北故宫国宝精美图片、国宝南迁亲历者再忆当年)

  台北故宫有什么?

  历史永远令人遗憾。一道海峡分割了两岸,无数“国宝”也因此被典藏在了两家“故宫博物院”内,一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总计65万件。数量虽不多,但称得上“国宝”的文物举不胜举,很多还是北京故宫所没有的。

  撰文/武少中 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生造定故宫缘——父亲庄严与南迁国宝的故事

  “自从宣统出宫,我便入宫,当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个维护民族文物国家重器的老宫人……”这句话是我的父亲庄严先生从他服务了一辈子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退休后所写的,自豪地点出了他与故宫国宝之间,紧密相连、特殊非凡的一生。

  撰文/供图 庄灵

  谁收藏的“国宝”更多?

  撰文 /肖燕翼(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国宝”的民众解读

  撰文/林柏亭(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岁月台湾

  台湾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国大历史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足迹。

  撰文/供图 秦风

  荒原上的生命乐园 (地理探险)

  二十多年前,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刚刚组建时,那里的生态环境仍然保持原始状态,我有幸去到那里,仿佛置身于亘古未化的动物乐园。如今整理记忆,聊以凭吊已遭受巨大破坏的高原伊甸园。

  撰文/摄影 周正

  华夏第一都(历史探秘)

  随着对迄今为止中国可确认的最早的王国都城——位于中原腹地的二里头遗址最新的深入探索,有关神州大地何时开始形成王国与都城这一问题的答案和线索不断更新着……

  撰文/许宏 摄影、供图/二里头考古队

  

航天飞机的前世今生(科学探索)

  狭小的飞船已不能满足人们展翅翱翔的冲动,十年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宣告大规模开发太空时代的来临。然而,航天飞机总像是科幻小说中的角色,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撰文/赵洋 供图/BUAA

  愿望实现的地方——寻访热贡民间艺匠(人文探奇)

  在以佛教手工艺术而闻名遐尔的“热贡”,身怀绝技的工匠艺人们从不张扬,默默沉浸于自己灿烂的作品和平淡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这个职业包含了信仰与生计,也就是这一生全部的愿望……

  撰文/李鹄、一直 摄影/一直

  破解汉城三丰百货倒塌案之谜(Discovery专栏)

  199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韩国首都汉城著名的三丰百货大楼在30秒内突然倒塌, 其中购物的上千人被瞬间掩埋在钢筋和水泥中,501人丧生。鉴识工程师与专业刑事侦察小组将揭开这起韩国承平时期最大灾难背后的真相。

  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授权专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