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唐云江专栏专题 > 正文

唐云江:科学研究也要策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7:24 《科学世界》第8期

  撰文/唐云江

  记得2002年9月17日,全世界许多人坐在电视机前盯着“金字塔漫游者”机器人缓缓爬进胡夫金字塔王后墓室的南通道,因为那里有一扇神秘的石门。由于通道狭窄,人无法进入,大家期待着机器人穿透这扇石门,带我们去发现那石门后面的秘密。当机器人钻穿这扇石门后,发现的却是另一扇石门。这次考古活动全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现场直播,可
谓影响极大。不仅如此,主办方仅转播权一项就收取了可观的电视转播费(据说日本付了100万美元,央视也付了25万美元),堪称科学研究商业运作的一个典范。

  近些年来,人们对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推波助澜,人们对考古以及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极大的热情。有需求就有人去做,各种形式的策划活动应运而生,活动各方各取所需,其中商业活动也会找到自己的地盘。不可否认,这些策划活动使公众借助于媒体直接介入到一些科学研究和探索之中,分享着探索的乐趣,增长了科学知识。

  公众并不是对所有的科学研究和探索活动都有兴趣,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的这类直播节目大多集中在考古、探险、探秘、航天和宇宙探索等。对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往往感觉枯燥无味,没有什么“情趣”可言,公众也不会有什么兴趣。但有些科研课题一旦找到兴奋点,也可以“包装”一番呈现给公众,也会得到不少的回报。像测量珠峰的高度,本来是一项很平常的课题,用不着那样兴师动众,但一经炒作,足足做了20几天的电视节目,影响就非同一般了,可能还解决了原本的经费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纯自然科学的课题也能找到这样的兴奋点。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举行了发布会,称可可西里科考队于2005年9月1日至10月15日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无人区可可西里进行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而且持续3年,看上去甚是迷人。

  实际上,这个活动是在中国科学院的“青藏高原陆内俯冲与造山运动”这个纯科研项目基础上包装出来的,策划者的一个“可可西里探秘”吊起了公众的胃口。结果一个艰苦的纯科研活动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企业纷纷赞助,装备大大改善,科研经费也节省许多。例如:中国联通为这次科考提供了2000万元的通讯设备和资源。据称央视两个频道全程跟踪报道,每天都有相关专题节目。这样一来,活动的各方都各得其所,所以乐观其成。

  尽管炒作冲淡了科学研究的味道,但它使科学亲近了公众。也有相反的例子,今年8月2日开始的“东非大裂谷科学考察”活动为了增加“科学味”,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华人优秀中青年科学家。据说科考的重点在地质和人类起源方面,不过在15天的行程当中,这两项任务都难有建树。但增加科学味道也能适合公众的胃口,正如东非大裂谷科考队队长高登义所说,“我们更看重科普的意义。”

  对科学研究本身来说,特别是对纯科学研究的包装和炒作可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科研条件,同时可以让公众参与进来,了解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但是,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媒体往往要求轰动性的效果,逼着专家很快得出结论。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科学研究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一些专家的现场猜测往往会误导公众;二是一般科学研究都需要平心静气,专心思索,不时地跟踪报道会打乱科学家的思路,很可能会使科学研究流于形式,成为作秀。

  金字塔中的石门打开了一道,却又发现了另一道,谜依旧没有解开,人们仍在期待着……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