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科普杂志封面秀专题 > 正文

《中国国家地理》8月:国破幸有山河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17:23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08期
科技时代_《中国国家地理》8月:国破幸有山河在(组图)
云遮雾绕,太行山展开了一幅烟云笼罩水墨般的画面。然而半遮半掩之中,山的峥嵘,峡的幽险,皆隐藏其后,一待云散雾尽,很快便会奔入眼底。不过云雾中的太行险陉,却在此时得到了最为形象、真实的表现。如巨龙,盘绕山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中国国家地理》8月:国破幸有山河在(组图)
当年的石牌小村,如今已是长江南岸的祥和小镇。在石牌东望,从距此10公里的南津关进来的船只,一目了然。这里是“三峡画廊”的东端,因为建葛洲坝,风光已打了折扣,只能依稀看出些许险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原作者:撰文/沈伟烈 子今 摄影/惠怀杰等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08期

  抗战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31倍。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再加之,在这广阔的土地上,遍布全境的高山、丘陵,奔流其间的泱泱大河,犹如铜墙铁壁,对日军
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

  又一个8月15日即将来临……

  一天深夜,翻看友人从台湾带回来的《目击抗战五十年》。书中,60年前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举国沸腾的欢庆场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杜甫的诗句“剑外忽闻收蓟北……漫卷诗书喜若狂”,同时想起一位经历过二战的美国步兵说过的话:1945年8月15日,是人类有史以来互相亲吻最多的一天……

  他可能并没有夸张。因为,这一天不仅仅意味着中国抗 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还意味着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终于结束了。

  曾经看到一张抗战期间的中国婚礼合影。照片中有一群气宇轩昂的时髦男女,新郎西服笔挺,新娘婚纱曳地、手捧鲜花——即使在今天,他们的装扮也毫不过时。但是,真正让人感怀的是这一群人簇拥着的横幅:结婚不忘救国。事实上,只要有这样的中国人,中国就不会灭亡。

  同时,中国西高东低的复杂地形,以及众多的名川大山,在抗战期间,起到了阻隔敌军的重要作用。虽然日本在侵华之前曾对中国进行多年的地矿调查,了解中国的军事地理,但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高耸的山峰、奔流的江河,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家,就是捍卫家园的武器。

  中国多山。长白山、燕山、泰山、中条山、茅山、五指山……特别是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和山西黄土高原之间竖起了一道天然屏障。抗战期间,八路军正是依托这片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山区,进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对此,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在《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中总结得很精辟,“(日军)竟将其主力军投入四面崇山峻岭的山西,以致旷日持久,作茧自缚”。

《中国国家地理》8月:国破幸有山河在(组图)

  1943年5月,日本集结陆海空三军7个师团10万余人,向鄂西宜昌、石牌要塞发动猛攻,企图夺取三峡门户,威胁中国陪都重庆。大敌当前,因为石牌特殊的地理位置,蒋介石提出了应战宗旨:军事第一,石牌第一。图为当年奔赴三峡抗战前线的中国军队。

  目光越过太行山。在晋南,中条山和崤山在黄河两岸默默对峙。从龙门跃出的黄河折向东流,一路呼啸。当年日军费尽周折,终于突破“盲肠”一样的中条山,勉强到达黄河北岸风陵古渡,面对黄河掀起的滔天巨浪,他们也只能望“河”兴叹:这黄河对岸,峨峰插天,自古以来即具“崤函”之固的潼关高高在上,难以攻克。

  中国有多条刚烈如此的河流。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当时入川,惟一的便捷通道就是长江。在著名的宜昌大撤退中,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利用这条河流,在40天之内把150多万人、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在内的100余万吨货物,安全地送到了大后方。人们把这称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那次声名卓著的撤退只不过抢运了33万盟军和装备。长江和黄河一样,是中国的母亲河。在三峡石牌,长江也毅然地向东拐了一个130度的急弯。当日军沿长江西侵,多亏有这个弯,中国的军队才得以据守了陪都。

  在滇西,还有怒江。全面反攻前,倚靠地形险恶的怒江大峡谷,中国军队把日军阻隔在西岸达两年之久。

  此外,在白洋淀,在沙家浜……在中国无数的河湖港汊,此类故事,数不胜数。

  1938年,蒋介石确立了“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而毛泽东从中国是大国的地缘优势出发,预见了将来的“持久胜利”。毛认为,抗战初期,日军占领了中国东部地区的一大块。但若从全中国版图而言,才刚刚占领了一小块,而且大都只是占领了其中的主要交通线和大城市等“点”和“线”状的狭长地带,中国依然保有“面”的优势。国土辽阔为中国在反侵略时创造了广阔的回旋余地,这是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除了地大,还有物博、人多,加之地形复杂,中国能够坚持一场长期的战争,而国土面积只有中国1/31的日本则完全相反。从这个角度,毛泽东率先提出,日本不可能灭亡中国,而中国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为了保卫这幅员辽阔的如画江山,中国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死伤人数3500万,直接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许多城市成为一片焦土,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60年前的这场战争,为中国赢得了能与这片辽阔的土地相称的大国地位。中国自古即有祭天的习俗。让我们在告慰那些捐躯者和死难者的同时,跪拜苍天,对这饱受磨难的土地和尽忠报国的山河深深感恩。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