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发现之旅专题 > 正文

发现之旅:追寻百分之九十六的《永乐大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6:40 北京科影厂《发现之旅》栏目供稿
科技时代_发现之旅:追寻百分之九十六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发现之旅《秘典沉浮》文字稿

  1941年秋的一个清晨,空气中还透着丝丝凉意。夜色中一辆行驶的汽车,打破了这黎明时分的宁静。

  几个劳工打扮的人在一个神秘人物的带领下,出现在了上海法租界公共仓库的门前。
劳工们很快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将这些大箱子搬上等候在门外的汽车。劳工们都默默的工作,他们要争取在天亮之前完成所有的任务。这辆装满了大箱子的汽车趁着夜色,在黑暗中行驶,不希望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坐在车里的一个人却始终悬着一颗心,他很清楚这些特殊货物的分量,一旦这些东西出现闪失,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他自己也将成为整个民族的罪人。

  这个人叫钱存训,当时任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的负责人。这是一次秘密的任务,钱存训正是这个秘密任务的执行者。他们要将这些大箱子安全送上开往美国的商船。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不久,上海沦陷。1941年,上海已经被日军占领四年了。这段时间是这个城市最黑暗的一段历史。4年里,日军完全控制了这里的一切。日军实行了高压政策,对中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进行肆意的迫害。

  当时上海海关已经被日军封锁,所有进出物品都要经过日军检查和许可。国人要想将物品安全送出上海海关,困难重重。当时海关虽然被日军占领,但是中国籍的海关人员,大都留在海关继续工作。经过精心的布置安排,钱存训找到一位在海关工作的中国人做内应。送到海关后,这批箱子并不开启,而是由这位内应人员直接签字放行。

  为了顺利通过日军控制的海关,这批货物用中国书报社的名义开具发票报关,作为替美国国会图书馆购买的新书。然而,这些大箱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将这些大箱子飘洋过海送往大洋彼岸?

  1933年,日军进犯华北,北平告急。国民党行政院签署命令,北平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所藏精品南迁上海。北平图书馆也赶紧从书库中精选出珍贵的古籍珍本6万余册,打包装箱,匆匆运往上海法租界公共仓库。开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文物南迁的旅程。上海沦陷后,北平图书馆存放在上海图籍的安全再次受到威胁!

  当时的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万般无奈,想出一个办法。从已转运至上海租界的六万册珍贵馆藏中再精选出三万册,计有善本近三千种,分装102箱,于1941年秋分批运送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寄存。

  原来,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大箱子里,存放的全是当时国内最为珍贵的宋元明清时代善本书籍,其中包括了60册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这也是让钱存训感到担心的真正原因。

  1941年,德意日法西斯的力量在世界各地最为横行,绝大部分地区和国家都被卷入了二战的战火。然而,此时的美国还置身于战争之外。将这批善本运往美国,是一个无奈的决定,但在当时来说,也许是一个最为安全的办法。然而,战争年代,总有一些让人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

  就在最后一批善本送上美国商船的第三天,1941年12月7日, 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发,日美正式宣战。这批善本就这样在战火中被运到美国,并且一去就是24年。1965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的这批善本安全转运台湾,60册《永乐大典》也在其中,目前存于台湾中央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全国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读者出入这里。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有一个颇为神秘的地方。除了这里必要的工作人员外,很少有人能涉足此地。这里窄长的走廊因为阳光直射不进来而显得格外幽深,只能靠壁灯照明。

  这是一个幽深的地下宝库,存放着国家图书馆最为珍贵的馆藏。工作人员为我们小心翼翼的打开了这个由紫檀木制作的书柜。与普通书柜相比,这个书柜最为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密密麻麻排列的很多小抽屉组成。不难想象,在这样幽深的地下宝库,存放于这样特制的豪华书柜中的,一定不是普通之物。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册精美的大书呈现在我们眼前,它正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书柜里的每一个抽屉都保存有一册《永乐大典》,共有161册《永乐大典》珍藏于此,作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奇书?为什么它的安危能牵动这么多人,并被视如”国宝”?《永乐大典》是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提起百科全书,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

  1780年,以“现代百科全书之父”的法国大学者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纂了举世闻名的35卷本《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这一部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部“百科全书”。由于法国百科全书的出版,激发了欧洲各国纷纷跟进,其中最为成功、最为著名的就是青出于蓝的“大英百科全书”。

  普通人的印象中,百科全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不仅规模大,而且内容包罗万象,被喻为没有围墙的大学。那么, 《永乐大典》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

  明成祖朱棣,这位传奇帝王.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处处显示出他的雄才大略。下令编纂《永乐大典》是他的又一大手笔。朱棣的雄心在永乐三年(1403年)开始实施, 高僧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带领3000多文臣接手了这项任务,前后耗时四年。或许只有用无与伦比的宏大规模才能迎合这位帝王傲人的文治武功。按照朱棣的要求, 大典共辑录图书七、八千种,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

  大典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保存了大量的我国十四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永乐大典》的规模是空前的,就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是惊人的。《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我们看到这样一张《永乐大典》收藏表:

发现之旅:追寻百分之九十六的《永乐大典》

  目前,《永乐大典》散落在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公私所藏《永乐大典》仅800余卷,400册左右。国家图书馆目前拥有221册(包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0册),居世界各处收藏之首。相信每一个人看到这张表时,都会为我国古代最优秀的珍贵古籍大量流失海外而感到痛心。

  然而,在痛心之外,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已知和所有能见到的《永乐大典》共800余卷,400册左右。800余卷,不到400册。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不防做一个简单的数字比较, 《永乐大典》成书时共有22877卷,装成11095册。然而,目前全世界各地所发现的《永乐大典》数量全部加在一起,也只有800卷,400册左右。这也就是说,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已知和能见到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不到原书的百分之四!

  百分之九十六的《永乐大典》不知下落!

  从11095册到不足400册,《永乐大典》的遗失成了一个无法抹去的伤痛。然而,伤痛代替不了曾经发生的事实。  一万多册《永乐大典》是怎么遗失的?谁才是遗失的幕后黑手?它们是否已经被人毁灭了?还是藏在世界上某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中华书局原资深编辑张忱石。上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开始准备影印出版《永乐大典》,就开始了《永乐大典》的调查搜集工作。

  张忱石在接手这件工作之后,一边奔走调查《永乐大典》在世界各地的流散情况,一边开始思考和梳理《永乐大典》丢失的秘密。

  今天,距离《永乐大典》修成已经整整600多年了。600多年间,历史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更替和近代社会的巨大变化, 《永乐大典》的丢失究竟是发生在哪一个时期呢?

  张忱石把研究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明朝。永乐大典修成之后,最初藏在南京的文渊阁。对于长期征战大漠的朱棣来说,有一个想法一直以来在他心头挥之不去.雄心勃勃的他,一直希望能摆脱偏安南京的局限,将天子的威望延伸至更为广阔的天地。他曾经的发迹之地,燕王府北京,自然成了首选。

  永乐十九年(1421年),经过十来年的精心准备和大规模营建后,朱棣的新皇宫和未来的国都北京已经初具规模。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浩浩荡荡的迁都工程。

  这座规模宏大的新皇宫有一个透着丝丝神秘气息的名字---紫禁城.据记载,《永乐大典》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南京迁移到了这座神秘的皇宫里,作为皇家藏书, 秘不示人。

  在整个明朝,别说一般读书人,就是高层官员,也没有机会接触和阅读《永乐大典》,成为了封建帝王个人的御用品。对于深藏禁宫的《永乐大典》,明朝历代史书中很少提及.即使有记载,也只是寥寥几句。

  但是张忱石很清楚,要想了解《永乐大典》遗失的踪迹,就不能放过史书中的每一处记载,哪怕是只言片语。

  明末有位宦官刘若愚,熟悉宫廷内情,写了本书叫《酌中志》,以记述明末宫闱旧闻秘事著称。他在书中说到,他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听说关于《永乐大典》的记载,而且也不知道《永乐大典》贮藏于何处。

  《永乐大典》的下落在宫廷中成了一个秘闻,关于《永乐大典》的各种猜测以讹传讹,加上各种史书对《永乐大典》语焉不详的记载,使《永乐大典》的下落变的扑朔迷离,隐晦难觅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永乐大典》似乎似乎已经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这样看来, 由于《永乐大典》在整个明朝始终被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能够接触到《永乐大典》的只是极少数人,似乎并没有什么途径能够导致《永乐大典》的遗失。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明王朝一步步走向尾声.崛起于马背上的八旗兵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功城略地,很快在帝国的北方奠定了势力范围,并且对外强中干的明朝版图虎视眈眈。而正当惊恐的崇祯皇帝和臣子对北方的满人疲于应付的时候,他们或许并没有想到,一些屡战屡败的流寇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势如破竹的接近了帝国的心脏,并且取而代之,成为明王朝的终结者。

  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永乐大典》的命运也成了一个未知数。它究竟身在何方?是否遭到战火的无情吞噬,还是能够有幸逃过一劫呢? 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天,徐乾学,高士奇等官员推开了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大门。这是一座古老的皇家档案馆,建成于明朝嘉靖15年。这也是一座独特的建筑,整个建筑用大石头雕砌而成,防火防潮,能很好的保存各种皇家档案。明清两代列朝皇帝实录、皇帝家谱等皇家档案就存放在这里特制的“金匮”中。

  让人意外的是,经过明末战争到清朝初年的上百年时间一直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也安静的躺在这些“金匮”中。

 [1] [2] [下一页]



评论】【通讯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