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只克隆狗在韩国出生(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6:36 新民晚报 | |||||||||
黄禹锡(中)和他的同事们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斯纳皮”(右)和被克隆的阿富汗猎犬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耗时近3年 跨过无数“坎” 世界首只克隆狗在韩国出生 3日,韩国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狗,被克隆的是一只3岁大的阿富汗猎犬。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了国际科学界。因为狗虽然是人类最密切的朋友,却被公认为是最难克隆的动物之一。
黄禹锡领导的韩国科学家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说,他们从2002年8月2日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借助提取的1095个狗卵细胞,最终在近3年后培育出了一只阿富汗猎犬。 整个孕期持续了60天,克隆狗在今年4月24日出生时的重量是550克,取名“斯纳皮”。 目标 研究人类疾病 消息传出后,世界许多科学家表示,对韩国在克隆领域的努力和贡献深感佩服。因为此前,曾有许多研究人员想在克隆狗方面获得突破,但最后都以失望而告终。 美国克隆学者威斯修辛说,狗的克隆至今让他感到像一场噩梦。在2002年克隆出了第一只克隆猫的威斯修辛曾经努力去克隆狗,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赞助他克隆狗的是加州的一家私人公司索萨利托基因储存和克隆公司,其首席执行官霍索恩说,为了成功地克隆狗,该公司曾经用了7年的时间,投入了1900万美元,甚至特地开设了一个实验室,招聘了50多名科研人员,但至今也没有搞出一只克隆狗来。 今年5月,黄禹锡曾宣布,韩国已经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并从中提取了人类干细胞系。对于狗的克隆,黄博士解释说,他们的目标也是利用狗来研究人类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技术,并非为了宠物克隆。因为人有时候也和狗患上同样的病,比如狂犬病。 历程 困难多耗资大 要克隆一只成年动物,科学家首先要提取一枚可供胚胎发育的成熟卵细胞,将细胞核部分去掉,再从被克隆的动物身上提取细胞核植入卵细胞当中。处理成功的卵细胞将逐步发育成胚胎,等发育到一定程度,科学家再将它植入一个“代孕母体”。不出意外的话,“代孕母体”生出的后代的基因,将与被克隆的成年动物一模一样。 但这些步骤应用到狗身上却不容易。首先,狗一年排卵只有一两次,而且说不准在什么时候。经过反复实验,韩国科学家发现,如果每天从狗身上抽血化验,就可以看出狗体内黄体酮含量的变化,要是含量升到一个峰值,就表明要排卵了。 狗的卵细胞在发育早期就离开卵巢,在向子宫和输卵管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科学家曾尝试在排卵过程中收集卵细胞,再在试管中培育成熟,但失败了。最后,他们使用一种溶液将移动至输卵管的卵细胞冲出,才完成了收集工作。 另一个难题是,克隆其他动物的胚胎一般需要几天,但克隆狗的胚胎却必须在几小时内就植入“代孕母体”。科学家一共培育出3只小狗,只有“斯纳皮”健康存活。 科学家说,整个过程耗资惊人,如果想重复这一过程,恐怕至少要准备100多万美元。 王增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