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史海回眸:赴延安支援抗战的外国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09:59 环球时报

  文/马骏杰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令世界瞩目。一些同情中国革命的外国人,怀着不同的愿望,踏上了中国这块神秘的土地。

  用文字报道红色中国

  由于国民党对红色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长期不为人所知,
一些西方人对这块神秘的土地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其中一位,他冲破重重阻力来到解放区。他先在上海结识了宋庆龄,然后在她的帮助下,于1936年7月来到延安,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采访。他走遍了解放区的山山水水,全面考察了那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并对毛泽东进行了专访,写下了有史以来第一部介绍中国革命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正是这本书吸引了许多外国记者、学者、作家纷至沓来。

  1941年9—10月间,日军对山东沂蒙山地区进行疯狂的“大扫荡”,八路军和山东纵队进行了英勇的反击。在这支部队里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德国记者汉斯·希伯。这位常常称自己是来自卡尔·马克思故乡的记者出生在波兰,他的中文名字“汉斯·希伯”是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起的。1938年春,他来到延安赴前线采访,后来又到了山东沂蒙山。当时日军在搞“大扫荡”,八路军的领导曾劝他不要去。但是他说:“正是因为那里很危险,才更需要我,还没有外国记者到过那里。”他的到来确实令当地抗日军民很受鼓舞,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在沂蒙山区,汉斯·希伯就像到了家,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和他友好地打招呼、握手。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奋勇抗战的精神感动了他,给了他工作的动力。他经常背着一个牛皮图囊,里面装着望远镜、地图、搪瓷杯和毛巾。他与军政领导深入长谈,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并参加夜袭战斗,参加各种集会,采访日本战俘,积极深入到抗日军民的生活中。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写出了通讯《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八路军在山东》和《为收复山东而斗争》等长篇报道。在一次战斗中,汉斯和他的战友们被日伪军合击。在突围的战斗中,翻译和几名战士都为保护他而牺牲,他也拿起枪,和冲上来的日军对射,在打死几名日军后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4岁。一名欧洲记者就这样长眠在中国大地上。汉斯·希伯是第一个穿上八路军军装的欧洲人,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记者是不畏惧枪炮子弹的”。在沂蒙山的烈士陵园里,竖立着他的一尊大理石雕像,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笔,身穿八路军军装,目光深邃,望着远方。

  1944年夏天,由美、英、苏等国记者组成的“外国记者西北参观团”来到延安,他们抱着“打开红色中国大门”的愿望,对解放区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写了许多文章和书籍。这些作品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解放区的面貌。

  外国作家、记者对解放区的报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促进人们对中国革命的了解,有许多国家开始同情中国革命,并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用手术刀挽救生病

  在艰苦条件下作战的八路军、新四军,迫切需要医疗上的帮助,一些国家的医务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延安救死扶伤。第一位来到延安的外国医生是美国医学博士乔治·海德姆,他于1936年来到延安。通过考察他感到,解放区是中国领土上最先进的区域,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决定长期留在这里。10月,他正式参加了红军,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顾问,并取了个中国名字“马海德”。次年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44年到1949年,他共为边区军民看病4万多人次。

  1938年3月,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生、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率领一支加美援华医疗队到达延安,并随身带来了3卡车医疗用品。随后,白求恩组成了八路军第一支战地医疗队。后来,他又去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那里工作了两年。1939年11月,他在抗日前线以身殉职,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文章《纪念白求恩》,赞颂他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1939年2月,由爱德、卓克、柯棣、巴苏和木克5人组成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冲破国民党的阻挠,来到延安。

  为了表示援助中国抗战的决心,他们每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华”字。爱德华、卓克华和木克华在抗日前线工作了两三年后回国。巴苏华工作的时间更长,他曾任延安八路军医院五官科主任。1944年3月回国。柯棣华由延安到晋察冀根据地,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他因积劳成疾而去世,年仅32岁。毛泽东曾经说过:“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用专长提供知识援助

  还有一些外国人,利用自己的其他专长,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贡献。英国物理学家威廉·班德曾是北平燕京大学的教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立誓为中国抗战尽一份力。他和夫人克兰尔一起,冲破日军层层封锁线,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开办了无线电技术培训班。在长达两年的工作中,为八路军培养了大量无线电技术人才。1943年9月,班德夫妇来到延安,受到解放区军民的热情接待。抗战结束后他们回国,在英国出版了《与中共相处两年》(《新西行漫记》)一书,热情介绍了根据地的崭新面貌。

  与班德夫妇一起到根据地的还有英国学者林迈可(迈克·林赛),他曾是北平燕京大学的经济学、逻辑学教授,也曾当过重庆英国大使馆的新闻官。1944年5月他来到延安,被聘为八路军通讯部技术顾问和新华社英文部顾问。他培养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后来成为新中国电讯界的高级干部、技术专家和骨干。抗战后他回到英国,写了《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见闻录》一书,对八路军高效率的指挥、通讯、情报工作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新西兰工业合作技术专家路易·艾黎,在1939年至1941年三次来到延安,为发展解放区的经济出谋划策。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组织创办了“工合事务所”,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军用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对此,毛泽东专门致信“工合”国际委员会,高度赞扬工业合作社运动为中国抗战所作的贡献。

  总之,在抗战期间,来到延安的外国人,成为红色中国联系世界的桥梁,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以及为正义而战斗的精神,将永远被载入史册。▲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