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评论:公共事件报道彰显舆论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9:10 京华时报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报道读者点评

  3月22日,兰州大学教授张正春发现圆明园正在进行大规模铺设防渗膜工程,随即提出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媒体及时跟进,圆明园防渗事件逐渐成为政府、公众共同关注的公共事件。在此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本报全程追踪报道,从报道跟踪时间、报道内容的分量、报道内容处理效果等方面看,北京的媒体无出其右者。其间,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得到了充分体现,圆明园防渗问题正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公共事件报道彰显舆论力量(读者点评)

  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报道,全国各媒体都在跟踪关注,这其中,从报道跟踪时间、报道内容的分量、报道内容处理效果等方面看,京华的报道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媒体中无出其右者。其亮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亮点一 报道引发公众关注和参与

  报道及时准确,揭开了事实真相并引起公众注意,提高了公众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在京华4月4日《圆明园防渗事件启示:环境决策应听公众意见》中,记者从“圆明园无小事”、“环境决策应听取公众意见”、“重要工程要对社会公布”、“新华时评:圆明园是谁的”4个方面将圆明园事件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报道,将新闻事件中各方人士的表态一一列出,报道中没有任何情绪性的话语和偏颇的观点,行文不温不火,对事实报道分寸把握得极好。

  -亮点二 为政府监管提供舆论支持

  及时报道事件最新情况,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为政府监管提供舆论支持。圆明园事件曝光后,面对圆明园管理机构的陈述,记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将管理处的说辞一一找到政府机关、权威人士予以核实。在此基础上,促成了环保总局听证会的召开。至此,舆论监督的作用已开始显现,圆明园的问题已经与公众利益、公共环境联系到了一起。由此,也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公共问题的热情,也使以往部分管理机构的行为在舆论监督下有了更为周全的考虑,避免了因为一时冲动而贻害后人的悲剧发生。

  -亮点三 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公共事务报道的公平、公正原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委托清华大学作出环评报告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后,《京华时报》仍将专家团的构成、工作时限一一公布,使专家团同样现身在公众焦点之下,尽可能地避免了专家的倾向性,也消除了公众的怀疑和不信任。

  清华大学的环评报告出台后,在“圆明园防渗被整改”的主题下,报道又对该事件中的参与各方进行再追踪采访,将各方反应放到读者面前。这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圆明园管理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张正春、北大教授俞孔坚、清华大学环评组、中国考古理事学会理事长许萍芳等多方声音,充分体现了报道的公平公正。

  应该说,圆明园防渗事件不仅是政府机构、专家学者、热心公益人士相互碰撞的一个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法制化、民主化、决策透明化的一个重要的进程。其间,媒体的参与不仅调动了各方的热情,而且提供了一个各方观点辩论与碰撞的平台,通过争辩使决策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读者 李杰

  圆明园防渗事件回顾(相关)

  ★2004年9月,圆明园开始实施湖底防渗工程;

  ★2005年3月22日,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玩,发现铺膜后提出质疑;

  ★3月31日,防渗工程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责令依法补办环评审批手续;

  ★4月13日,环保总局就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问题举行公众听证会;

  ★5月10日,环保总局下发“圆明园管理处限期补办环评报告”的通知,要求圆明园40天内上交环评报告;

  ★5月中旬,清华大学承接环评工作;

  ★6月30日,环保总局受理圆明园管理处提交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7月7日,环保总局同意该报告书结论,要求圆明园防渗工程必须全面整改。

  政府公众助推事件解决(采访后记)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未做环评最初被《人民日报》披露并被各报追踪挖掘后,圆明园防渗工程及其内部管理等问题便“一箩筐”地展现在了公众面前,由此,圆明园环保问题开始上升为一个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在此过程中,政府、公众和媒体三者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着圆明园防渗事件的处理走向法律轨道。

  回想圆明园防渗工程被叫停以来的“百日抗战”,其实就是一个惯性违法和坚决护法的斗争过程。为了让圆明园管理处和广大公众通过这一事件更好地懂法、守法,环保总局不遗余力地展开了“阳光行政”,其中包括首开环保公众听证会、痛斥不负责任的环评机构、全文公开圆明园环评报告内容,以及要求圆明园全面整改等。自始至终,国家环保总局在事件的处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一言一行既直接关乎圆明园防渗膜的存留,同时,更多的是带动了公众的参与,这包括环保界专家的热情参与。有了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环保专家对于防渗事件的持续争议,圆明园事件的分量陡然飙升,大街小巷里总能听到市民关于圆明园的议论。更有甚者,许多中老年水务专家从外省市赶来北京就为献其平生所学,帮助圆明园防渗。一时间,水务专家、防渗专家以及环保专家成了最有发言权的公众群体。

  作为媒体记者,身处环保总局、圆明园管理处和公众之间,亲眼目睹并真实记载了圆明园事件的发展过程,使防渗事件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3月22日圆明园防渗工程被曝光始,媒体就跟踪追击,不仅如实报道了圆明园听证会的争论现场,还挖掘出了“圆明园湖心岛出租事件”、“私盖别墅”等内部管理混乱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正是媒体持续关注以及公众的强烈反响造成的良性互动的结果。

  本报记者 夏命群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