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访郑和拔锚地看600年航海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4:31 竞报

  今天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600年前的今天,1405年7月11日,郑和从太仓浏河拔锚,至1433年,共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远航,总航程约七万海里以上,相当于绕地球三周有余,无论在航海史、外交史,还是对外贸易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报探访太仓浏河、南京等留下郑和足迹的地方,一览“凤凰号”重走郑和路线的不凡旅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再次解读郑和以及他那伟大的航程。

  郑和传奇之旅自太仓始。据1430年(明宣德五年庚戊)59岁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太仓浏河自立《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记载:“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可见,太仓浏河便是郑和拔锚地。600年风云已过,曾经启动传奇的地方如今是什么模样?本报特约民俗摄影家扎西·刘前往探访。

  访郑和拔锚地看600年航海传奇

  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公元1405年7月11日,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刘家港中停泊着一支由208艘木船组成的船队。这支船队规模宏大。河岸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常,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时刻到来了。随着号角吹响,船员们齐心协力起锚扬帆,开始了世界航海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远征。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初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到南京,明成祖特派专人赴刘家港奖赏有功将士并慰劳全体人员。

  现在在刘家港已寻不到当年郑和泊师万人,200多艘宝船、马船、粮船、战船、水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宏伟场景了。当年郑和船队扬帆起航的刘家港,如今也不再是那个流清沙少、岸阔水深的天然良港。

  江边

  老人垂钓·商船忙碌

  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长江泥沙的不断冲击,港湾逐渐淤塞,河道变窄,刘家港已变成了小河浜,只有几个老人在树阴下闲适地垂钓。刘家港河连通长江的河面,最宽的地方也就七八十米,一般只有二三十米,和史书记载的2华里相距甚远。当年刘家港不只是现在看到的浏河口这段,从太仓段的浏河一直通到上海30华里地,都是郑和泊舟之地,可见当年那壮观的场面。如今浏河与长江连接处修了一座望江亭,也就是当年郑和的起锚地。由于风很大,汹涌的江水随风起浪,拍打着江堤,运输各种货物的商船在浏河和长江上川流不息,浪急风大,商船穿梭,不难想像,当年郑和从此地出海下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有着多大的胆魄和胸襟。

  进入浏河镇,正当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突来的一场暴雨,把古镇浇了个尽透,明代老街上的青石板上咕咕噜噜冒着热水泡。明时浏河很宽,北面沿河为岸道商业街,条条胡同,直通岸边,交连于岸道。

  浏河老街

  粉墙黛瓦·老宅叙旧

  漫步浏河老街,木结构的二层楼上一个个精致古旧的木雕构件依稀透露出昔日“六国码头”的富庶与繁荣。想像一下600年前27000名即将远航的船队将士、水手、文职官员从这里走向码头,他们的亲人和全城百姓倾城欢送的场面,即使是今天从繁华都市走来的人们,也禁不住那狂热的心跳。老浏河似一条银色的纽带横贯东西,将新老镇区分开。河北老镇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古趣盎然,举目所至,飞檐翘角、亭台楼阁比比皆是,置身其间,思古之情油然而生。此处曾是闻名海内的“物理女皇”吴健雄的家乡,也诞生了丹青泰斗朱屺瞻,镇内尚可寻觅他们的旧踪。这些都让人不得不由衷感叹浏河辉煌灿烂的历史。

  站在古桥之上,既往的生活与现世人生感触在一霎之间凝结,老街沿浏河北岸绵延而筑,横巷中两旁旧时的店铺、老宅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在斜雨微风中默默肃立。通往河边的一道道窄巷中,辙印深深浅浅地注着雨水,在若明若暗的天光映照下闪着幽蓝的光———那是多少重车,多少先人的脚印碾轧和打磨出来的,又经过多少汗水的浸染呢?在清晨的静寂中,依稀有往古的市声传来……恍然间,归本返原的回家之感油然而生。

  墙皮黄了,漆色褪了,时光一点点地偷走了老宅和老宅中人的年华。望着已经倾塌的老宅,我很想知道它是从何时开始倾塌的?一场暴雨,一阵秋风,一个霹雳之下,还是在暖融融的暮春午后,于静寂中忽然就酥酥然委顿下去,说不定还带着郑和及兵卒们淡淡的体温。总是觉得老屋里时时传来对郑和下西洋断续的述说。

  天妃宫

  石刻着“自太仓开洋”

  除了能在明朝古老街上抬头低额间闪想着郑和的影子之外,浏河还留着用郑和命名的大街、天妃宫及郑和纪念馆。

  浏河天妃宫始建于元朝,如今宫内右大厅仍供奉着海神天妃和民间送来的菩萨。太仓郑和纪念馆为何坐落于天妃宫内?这与郑和信奉天妃有关。郑和每次下西洋前,都要率文武随从在浏河天妃宫举行朝拜仪式。天妃宫内最具史料价值的是《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上面刻记着郑和于永乐三年前往古里等国,永乐五年前往爪哇、古里等国以及永乐七年、永乐十一年、永乐十五年、永乐十九年、宣德六年共七次下西洋的记载。碑记上说得很清楚:自太仓开洋。因此刘家港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

  腌菜

  郑和留给浏河人的风味小菜

  从中街木工巷走出时碰上一位郑氏大妈,坐在房前做衣活,打趣地问起她和郑和有何亲缘,郑大妈笑而简答一个字“猜”,不用猜便知这位郑姓大妈又想和郑和攀亲,但又不是郑氏后裔,只能含含糊糊了。不过,郑大妈指着门前瓷盆里腌制的酱黄瓜和霉豆腐,对笔者说,这是当年郑和留给浏河人的食品。有故事了,说来听听。

  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储备的食品主要来自浏河。男人们造船搬运练水,女人们则做衣缝被腌菜,由于远航蔬菜的新鲜难保证,只能把夏日中的新鲜果蔬洗净、晒干,加以腌制,并存坛置于船上,便于船民在西洋航行中食用。这既合南方人的口味,又能长期储存,还不失养分,所以当年浏河家家户户屋顶、门前、井旁到处晒着各类食品,然后加工成泡萝卜、酱黄瓜、霉豆腐、腌豆豉、酸豇豆、豆腐乳、辣豆瓣、萝卜干、咸鸭蛋……当然还有风干鸡、鸭、鹅等荤菜。这些食品不仅解决了船民的口馋,还传到了国外。

  年华逝水,如今的许多人只知郑和从太仓起锚,却道不明浏河,也不知道淞沪会战中,浏河的失陷使中国军队始入被动。然而过去不应该被遗忘———一个农耕经济的国度上产生出郑和下西洋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航海事件。

  作为人类去征服海洋、探索海洋,积累航海知识,然后去寻求陆地与陆地之间的沟通,这是一种伟大的创举。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绝唱”,此后的中国陷入了长期故步自封的泥潭,昔日繁荣的外贸海港一片凋敝。北洋水师在海上覆灭,八国联军、日本军队从海上打过来,曾经使我们风光无限的海洋成了灾难的策源地。我们对海洋有些胆怯了,似乎长期不敢面对那个蔚蓝色充满挑战的深渊。

  现实中的太仓,开始承担历史的重担,创造着贸易的奇迹,足以告慰郑和和献出生命的勇士。那片辽阔的江域,就是太仓浏河人无穷生命的源泉。一个港口,一个古镇的故事,还将继续写下去,这个故事也许才是个开头。

  在遥远东方,有个宁静的古镇,她的名字,叫浏河。

  特约撰文 扎西·刘

  郑和为何选择浏河开洋
  
    地势

  离明都南京最近“江尾海头”第一镇

  太仓紧靠上海,与上海一河之隔。浏河,本应为娄江、娄河,因吴语“娄”和“刘”语音相近才改字。唐宋时刘家港是娄江的出海口,浏河镇当年是一个居民不满百户的沿海村落。随着长江入海口的逐渐东移,逐渐岸阔水深,流清沙少,元朝开始就成为长江三角洲上惟一的良港,也是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获得“六国码头”和“天下第一码头”的称号,逐渐成为“江尾海头”第一镇。从某种意义上讲,浏河人就是上海人的祖先,上海最早是由浏河人发掘、开拓、发展起来的。

  这里还是离明都南京最近的港口,水路只有712里。郑和宝船由南京下关龙江船场开出,顺长江而下,不两日就可在此与其他大批船只会合、编组,宽阔的娄江足以停泊大型宝船和各种船只。便于人、财、物的集中,减轻京师的压力,也便于朝廷官员的往来,以及朝廷和船队之间的联系,为完成远航的一切做好准备工作。

  商情

  “百万仓”里丰衣足食 船队物资多在此置办

  太仓是太湖平原的腹地、富地和宝地,联结着密如蛛网的内河航道。洪武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朱元璋就在太仓浏河北岸南码头建仓库91座,库房919间,收贮苏、松、杭、嘉、湖等府交纳的粮食数百万石,名叫“海运仓”,俗称“百万仓”。

  同时这里又是明朝丝绸织业、棉纺织业的中心。早在元末明初,朝廷便利用此资源,就地设制官方的织造局。因此,下西洋的船队所载的粮食、丝绸、布匹以及其他生活、贸易物资在浏河可就地提取和采办。在洪武五年时,太仓的小北门外就建有苏州府造船场,所造海船大者可载重8000吨,载人千员以上。

  人才

  天生有经商头脑 水手从渔民中选

  太仓浏河人天生就有经商头脑,这里的居民曾经大批出海经商,有着丰富的海上航行经验和海外地理知识,明代首富沈万三就是从浏河航商开始发迹的。这里渔民较多,有利于选取航海技术人员,所以郑和西洋使团中的军卒、水手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大部分来自浏河。

  笔者大略统计过,其中,知名的有通事(即翻译)费信,此人为《星槎胜览》作者,在印度洋上有一小岛是用费信的名字命名的,以纪念他的功绩。还有吴衍千户副团长、周闻百户连长,医宫匡愚,陈以诚、陈常、郁震等也都是浏河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