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著名物理学家黄昆:爱较真的“名”老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0:35 人民网-江南时报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大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因病于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为一个在物理学界享有盛名的专家,黄昆一生都和“名”挂钩,读名校、跟名师、出名著,而且娶了个外国夫人;但是他为人却十分低调,穿着朴素,经常上街买菜,喜欢亲自动手,家里的收音机坏了都是自己挽起衣袖,而且是个特爱较真儿的老头。

  邓小平曾经多次过问

  黄昆的一生,似乎可以用“名”来概括。从燕京大学到西南联大,从布里斯托大学求学到利物浦大学任教,再到北京大学;先后师从吴大猷、莫特、玻恩三位大师(后两位先后摘取了诺贝尔奖),和大师同行,使他在30岁前后就成绩斐然,创造性地提出了“黄漫射”、“黄理论”、“黄方程”;吴大猷、莫特、玻恩、杨振宁等人都对黄昆的一生有过或多或少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黄昆能够重新走上科研岗位,也是因为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多次过问,这段经历甚至写进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研究固体物理的人都知道“玻恩和黄”碂Bornand Huang碃,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和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理论》一书的简称。40多年来,这本著作被世界各地的物理学研究者推崇备至,奉若“圣经”一般。而黄昆于1951年完成这部经典之作时,才刚满32岁,可谓大器早成。

  据介绍,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玻恩,一直期望写一本从量子力学最基本的原理出发,运用演绎的方法,获得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书。当他1947年遇到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黄昆时,建议黄昆和他合作写书。黄昆接受了这个建议。写书期间,玻恩在看了黄昆写的部分手稿后,在给爱因斯坦写的信中说:“书稿内容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玻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黄昆不断地把自己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也写进书里去了。

  至今因袭讲课传统

  1951年年底,黄昆满腔热忱地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对新中国高等院校物理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大学正进行院系调整,国家亟待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以适应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黄昆认识到为新中国培养一支科技队伍的重要性,于是,他和虞福春、褚圣麟等教授一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物理教学体系。直到现在,北大理科基础课的教学还因袭着他们的讲课传统。北京大学1952级的秦国刚在2001年当选为院士,回忆起近半个世纪前的时光,他说:“我原以为是位老教授给我们上课,没想到他那么年轻,才30多岁。第一次听黄先生讲课,感觉的确和中学老师水平不一样。听他的课,好像是一种享受,除了科学以外,能体会到一种美感。他分析特别透彻,能够让人比较快地掌握关键之处。现在回想起来,黄先生也不是天生就会讲课,为讲一节课经常要备课好长时间。”

  为人朴素低调和善

  和黄昆一生的“名”相比,黄老在做人方面显得非常低调。

  黄昆为大众知晓主要是因为他在2001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在中关村住了50多年的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胡亚东,回忆黄昆获奖之后在中关村街上见到他的情形。绒线圆帽、蓝布中山装、破布鞋,还是那一身。就住在街边的胡亚东有时候还能看到黄昆和他的英国老伴一起出来遛弯儿。黄昆的老伴穿得比他更朴素,也是一双破布鞋。俩人都80多岁了,还时不时自己走到菜市场到小摊前买菜。

  虽然是理论物理学家,但黄昆却喜欢自己动手。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般人都会送到修理部去,他却自己卷起袖子修。

  2001年黄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发明奖,奖金500万元。谈到500万元怎么花的问题,黄昆首先想到的却是:“司机希望能够解决汽车更新的问题,汽车最近老出毛病。据司机了解可以这么用,是合法的。我曾经在几年前得过何梁何利奖,对生活有很大帮助。从个人来讲,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钱。”

  爱较真儿出了名

  黄昆爱较真儿在圈内早就出了名,有时甚至让人下不了台。

  黄昆的学生朱邦芬现在已是中科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他告诉记者,老师黄昆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来到办公室,最开始肯定要把自己昨天在家中或者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形成的一个思路对着同事或者学生讲一遍。这在他有两个好处,一可以让自己重新整理那些偶然一现的思路,二也可以促成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给自己挑刺。朱邦芬说,通常的情形,黄昆一番陈述结束的时候就是办公室里一天争论的开始。辩论双方不会放过彼此思路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瑕疵。辩论的结果呢?有时候我赢,朱邦芬说,但常常第二天又被他找出什么漏洞给扳回去。而研究的问题就在这否定之否定中渐渐清楚了。

  当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黄昆到西南联大任助教时,和小他几岁的杨振宁同住一屋。那时的黄昆和杨振宁都年方二十出头,总是喜欢纵论天下,相互顶牛。而黄昆往往都将话题引向极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有一次,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们从白天一直讨论到晚上,最后是上床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权威资料来解决争论。“正是这些争论,使我找到了科研的感觉。”杨振宁说。

  过去曾经迷信天才

  黄昆曾坦言:“我自己对自己影响最大。”“像我这样考虑问题,没有太大的天赋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过去教学时,大家评论我课上得还不错,我也认为是下了工夫的,但就是对一个个学生不太关心。因为我认为上课也是培养人,讲课是我的责任,我尽了我自己很大的努力。

  黄昆谈起了自己的“缺点”:“我过去曾经迷信天才,水平跟我差不多的,我觉得他勉强能做物理工作;比我差的,就认为一钱不值;比我好的,就觉得不得了。”

  异国伉俪相濡以沫

  1951年黄昆回国,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黄昆在利物浦大学期间,结识了英国女同事A.里斯(Rhys),并建立了诚挚深厚的友谊。1952年4月,里斯来到中国,与黄昆结婚后也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

  对小他7岁的夫人,黄昆打出了“90”的高分。“凡是和她接触过的人对她的品格都有很高的评价,她不仅是个好人,而且很有能力。”的确,青年时代屡有斩获的黄昆背后,一直有这位异国贤内助的默默奉献,著名的“黄理论”实际上是“黄-里斯理论”,是夫妻二人智慧的共同结晶。黄昆先生去世前身患帕金森病,他曾说过,“我扣扣子都有点困难,家里90%的事情靠她去做”。

  黄昆的学生赵汝光回忆:“黄先生的夫人是英国人,但他和夫人经常与我们一起劳动,什么事情都做。‘文革’时他是二级教授,每个月有285元钱,他把200元交了党费。他在生活上要求很低,在学术上却要求很高。评职称时,他就对某些人相当不客气,有时让人下不来台。一次,一位副教授评教授职称,大多数学术委员同意,他却说,给他个副教授就不寒碜了。这是他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他人的表现。”

  -人物资料>>>

  黄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194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年获西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留学英国,为固体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特教授的研究生。1947年获英国不列斯托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48年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1951年回国,1951至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自1983年至今,任名誉所长。

  黄昆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至1991年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1984年黄昆获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授予的“理论物理弗雷曼奖”,中美洲州立大学协会授予的“卓越的外国学者”称号。1986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10月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6年6月获1995年度陈嘉庚奖—数理科学奖。夫人是艾夫·里斯(李爱扶)。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