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电子时代抢救家书 8000民间家书将进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 07:28 北京娱乐信报

  新闻现场

  家书展开幕

  征集8000余封

  从明崇祯年间的家书到孙中山先生的亲笔书信,从沈从文先生的家书到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手札……昨天上午,在宣武区文化馆开幕的“民间家书征集成果展”上,百余封珍贵家书穿过历史的尘封展现在人们面前。

  此次展览是“抢救民间家书”行动的第一阶段成果展示。据了解,今年4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海内外炎黄子孙踊跃捐赠家书。家书征集热线开通两个月以来,项目组委会已收到家书8000余封,另外得到家书线索1万多封。

  此次展览的家书是组委会从应征的几千封家书中挑选而出的。共展出家书100余封,并配合相关的说明文字和图片,展览分前言、明清家书、亲子家书、敬老家书、军旅家书、爱情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等部分。所选家书基本上代表了各个时期民间家书的风貌,展览将持续到6月25日。

电子时代抢救家书8000民间家书将进博物馆
两位老人在观看“亲子家书”

  明清家书--百年史料信中藏

  在展览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组明清时期的家书。包括书写于明朝崇祯二年的一封家书,清朝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家书等。其中清同治七年一份晋商在对账单上写的家书中,还有麦子、胡麻、黑豆、稻米、大豆等19种作物的时价,使人们面对面领略古老书信文化的同时,也能洞察当时的生活百态。专家表示,这些明清家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两岸家书--字字诉说分离苦

  “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展览中最让人唏嘘不已的就是“两岸家书”了。展出的几十封往来于海峡两岸的家书,字字关情,诉说着家庭分离的痛苦,寄托着无尽的思念。记者在阅读这些家书时,感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日夜盼望和平统一的热切期望。

  江苏无锡的一位中学生捐赠了一封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家书。这封家书是一位刚刚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写给留在大陆的表弟的。时值春节,他思念家乡,也表达出因时局不定而无法安身的无奈。据组委会成员介绍,这封信原藏在一本旧书的夹缝中,被人撕成两半,藏在书中,得以保留下来,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的珍贵见证。

电子时代抢救家书8000民间家书将进博物馆
明代崇祯二年的一封家书

  名人家书--艰难岁月寄亲情

  收到的家书中有大量名人的手札,比如孙中山先生的亲笔书信;北洋时期要员曾毓隽的家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手札;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先生的三封家书;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同志的家书,周扬同志的母亲1940年写给他的家书,沈从文先生的家书等。而几乎每封家书背后都有几位鲜活的人物,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亲子家书”部分中,有一封特别珍贵,它是老一辈革命家周扬的母亲在1940年10月写给当时在陕甘宁边区任教育厅长的儿子的。当时老太太年近六旬,六年没有儿子的音讯。她在信中倾诉家中缺少男丁,生活艰难及思儿之苦,希望儿子常写信回家,以免惦念。有意思的是,虽然老母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出众,却在落款后写了一句话:“亲笔写得不好,看完烧掉。”但是周扬读后被母亲的情感所打动,不仅没有烧掉,而且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让我们今天有幸能体验到当时革命年代的温馨亲情。

  百姓家书--鸿雁留存家族史

  名人家书毕竟是少数,展出中更多的是表现大量普通百姓亲情的家书,读来非常亲切,其中的平民韵味又不禁令人动容。

  家住江苏徐州的颜玲娣女士寄来了40余封珍藏了大半个世纪的家书。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父亲是一位铁路职工,辗转津浦铁路多个车站,对铁路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又特别遵守孝道,经常给家中父母写信,替老人分忧。而姚慰瑾女士则捐赠了其父姚稚鲁先生于1938年前后写的十多封家书,信中写了一个文弱书生辗转外地谋生的艰难,他眼中所见的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对家人的关爱。

  曾在河北滦县工作的张伶九先生在北京看到了征集家书的消息后,专程赶回老家整理家书。4月25日,他亲自给组委会送来了343封家书,这些家书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涉及人物近20个,记载了他们整个家族的一段历史。张先生是一位有心人,除了保持写信的习惯外,他还坚持写日记,现存日记十多本。他表示,他准备把这些日记都捐献出来,让这些记载着家族变迁的史料永久收藏和流传。

电子时代抢救家书8000民间家书将进博物馆
左:母亲给儿子的信,写于1963年 右:衡维屏(1902-1926)写给兄长的信

  家书去向--将建成民间家书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组委会将评选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但其他大量民间家书将如何保护?

  对此,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副主任徐庆全表示,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他介绍说,他们除了评选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并入藏国博外,还将评选出1000封“优秀民间家书”,颁发获奖证书,同时,组委会还将与出版机构合作,从寄来的书信中归类,整理,择优出版中国民间家书系列丛书,让更多有价值的家书与世人见面。

  徐庆全称,每一份家书都由专业人员进行分类、登记、造册,除了国家博物馆入藏的100封外,其余的所有家书都将成为正在筹办的中国民间家书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永久收藏。据了解,目前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仍向海内外征集民间家书。

  抢救缘由--电子时代让家书走开

  记者注意到,此次民间家书的征集活动用了“抢救”两个字,对此,家书捐赠者周西莓先生表示,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为岌岌可危的家书遗产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归宿。“随着住房的不断改善,家书等老旧物品渐渐消亡,但是每个人在处理自己的家书时,相信都是依依不舍的,因为其中记载了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轨迹,更储存着能够反复吸取的丰富的情感营养,因此,家书不可丢,亲情不可失。”

  徐庆全则认为抢救家书刻不容缓。“电话、网络的发展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联络方式,‘家书抵万金’的时代好像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我们现在都很少写信了,特别是家人之间大多打电话沟通。”他认为,大量的传统家书里留存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而且那些信息是与亲情连在一起的,但在电子时代,那种白纸黑字中氤氲的情感已经不再存在了。

  徐庆全表示,组委会是把这些家书当作文化遗产来看待的,“这些文化遗产正在一分一秒地消亡,我们提出要‘抢救’可谓是恰逢其时。”

  学术观点--民间家书验证大历史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很多展出的民间家书内容非常简单,根本没有记载多少重大的史实,那么它们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对此,徐庆全认为,每一封家书的价值基本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历史层面、社会层面和家族层面。“在历史研究中,书信作为一种基本可信的材料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有许多重大的史实是靠书信来确认的。可是具体到用家书来证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民间家书。”

  他介绍说,从这次征集到的家书来看,有不少家书中都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比如北京的于鸿钰老人寄给我们的一封他的父亲55年前写给他一封家书,在说完亲友之间的事情以后,还写到:“平壤收复,津市各界举行庆祝游行。队伍满街不断,入晚有人提灯游行,此热闹异常。”这几句话就可以为抗美援朝战争史研究提供佐证。

  西安的胡玉华老人寄来了数十封她丈夫写给她的家书,这些家书大多写于革命战争年代,记载了一位解放军指战员眼中的历史,比如平津解放、抗美援朝等,视角非常小,事实非常具体,可供那个时期的历史研究作参考。“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的李仲来教授捐赠的100多封他的哥哥写给他的家书,也非常有研究价值。他哥哥是北京市延庆县农村的一名会计,这些信写于1978年至1990年,可以说从一个视角见证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历程。”

  信报记者 张守刚/文并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家书新闻

评论】【通讯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