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钴蓝箭毒蛙亲密接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10:22 竞报 | ||||||||
与钴蓝箭毒蛙“亲密接触” 本报讯 (记者 陈琳) 4只被喻为“林中蓝钻”的南美钴蓝箭毒蛙在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正式与游客见面。这不仅是北京动物园第一次饲养展出这种动物,在中国大陆地区也尚属首例。
蛙在人们的脑海里,是一种善良的动物,除了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毒物,根本不会想到它还能置人于死地。而野生钴蓝毒箭蛙的皮肤上分泌致命的毒液,每只蛙身上有0.2mg的毒液,只需0.002mg就足以令人死亡。 钴蓝箭毒蛙原产于南美洲接近赤道的热带雨林丛林中,被公认为是箭毒蛙里最美丽的一种,被喻为林中蓝钻。它在箭毒蛙中属于体型较大的品种,其体长也不超过5.5厘米。土著人经常以这些蛙类的毒液涂在箭头和标枪上,用来猎杀猴子等小型哺乳动物。箭毒蛙的名字就因此而来。 它们的身体并不会自造毒素,身上毒液的产生和它们所采食的毒虫有关,而它们本身又对毒素有免疫性。从昆虫身上摄取的毒素仅用于自身的防卫。另外可以确定的是毒素的根源来自它们野生的栖息地的环境,那里蕴藏了大量的有毒菌类,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这种美丽的“毒物”。 据介绍,动物园此次引进的钴蓝箭毒蛙为养殖场的人工繁殖个体,由于离开了原产地的环境,饲喂的食物中没有那些毒素,所以不能合成毒液。尽管如此,由于箭毒蛙身长不过5厘米,摄影师不得不进入玻璃橱窗内与毒箭蛙“亲密接触”,在拍完照后摄影师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摄影/叶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