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发现剑龙具有身份识别能力(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 15:48 科学时报 | |||||||||
剑龙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古生物学家认为,剑龙的剑板可能是用来进行种群识别的工具。 本报讯 脊背上的鳍状骨板和带刺的尾巴使得剑龙成为公认的恐龙“偶像”,即便是学龄前儿童也能够叫出它的名字。如今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些奇异的特征对于剑龙而言具有特殊的用途,就是让恐龙能够认出自己的“兄弟姐妹”。科学家认为,这种“身份识别”的能力,对于求偶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从鸭嘴龙像王冠一样的头骨到三角龙的长角和颈盾,不同的恐龙进化出许多奇异的身体“零件”,而剑龙背上排列的骨板便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特征。剑龙生活在侏罗纪中后期,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剑龙利用这些所谓的“剑板”进行热量的发散与吸收。早期的研究通过在剑板中发现的据分析是用来输送血液的管道,从而支持了这一假说。 但是在即将出版的《古生物学》杂志上,科学家通过对剑龙的组织和骨骼化石进行的分析,驳斥了这一假说。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最近报道,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学家Kevin Padia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剑龙和它的几种“近亲”的剑板化石切片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剑龙的两种体型较小的祖先。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种类的剑板都具有类似的结构——在多孔的内部结构外包裹着薄薄的一层致密骨骼——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进化起源。但是最早进化出的剑板不太可能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这是因为在一些最古老的剑龙种群中,例如体长只有1.2米的小盾龙,其镍币般大小的剑板由于太小而无法交换更多的热量。此外,剑龙剑板内部的管道并没有与剑板外部的血管相连,并且这些管道中似乎填充着一些软组织,而非血管。研究小组断定,剑板并不像之前推测的那样、是剑龙的“散热器”。 参与该项研究的哈佛大学生物学家Russell Main同时指出,其他的解释也是站不住脚的。多孔的剑板由于重量太轻而似乎难以承担起防护的重任,并且雄剑龙与雌剑龙的剑板看起来非常相似,因此作为一种性特征存在也不太可能是剑板的使命。但是他补充说,上述假说,包括在热调节中的被动角色,可能是剑板的次要功效。 研究人员与Bozeman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John Horner认为,所有可能性似乎都指向了剑板具有种群识别这一功能,而这似乎是恐龙的这一奇异特征的最好解释。Horner表示,“我们认为在一个地区很可能同时生活着若干个剑龙种群”。他说,“你可能不需要一年四季防范着自己的同类”,“但是你总需要交个朋友”。 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州科学博物馆馆长、古生物学家Kristi Curry Rogers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恐龙侦探小说”。“他们从一种进化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她同时强调说,“他们并没有探究一些奇异的功能,而是将研究的重点着眼于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上”。 (群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