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思维能否拯救中国科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 14:15 竞报 | ||||||||
-抛开对历史的沉迷和虚无的骄傲,以客观、诚实的态度来看,目前的中国科技,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投入、发展现状和实力等方面都差得很远,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比较低 -目前,摆在中国面前的,仍然是那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3月28日,中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连续六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奖”终于实现“零”的突破。 然而,七年才出现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得主的现象告诉国人,中国目前的技术发明能力与西方国家、日本甚至韩国相比,还显得很孱弱,在将技术发明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上更有着不止一个档次的差距。 有感于中国技术文明今天的沉默,有人这样描述中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尴尬:今天,我们坐在房间里,除了陶瓷制品是中国发明的,其他日常用品几乎都是舶来品。近来,世界上一些“科学怪才”从全新视角研究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给国人带来短暂的骄傲后,便是难以释怀的惋惜。———技术发明,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真就那么难吗? 中国科技文明的“失落”,让人们再次想起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苏联人遨游太空、美国人登上月球,曾让中国科学家感受到差距的巨大和时间的紧迫。直到神舟5号早已安然返回地面的今天,中国科学家仍然感觉自己还是追赶者。 高技术含量的欧美汽车、充斥在高档商场的日本摄影器材和音像器材,甚至韩国的新潮电子产品,在令中国人充分享受到人类高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让中国科技工作者直接感受到追赶的吃力。再往远看,似乎能够感受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寒气…… 纵向比较,看从前,是“四大发明”的万丈光芒;看未来,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未知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