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肉眼太空看长城难度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 06:25 北京青年报
科技时代_肉眼太空看长城难度大
这是焦立中今年2月20日上午拍摄的八达岭照片,本照片显示长城处于可见但不可辨认的状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肉眼太空看长城难度大
焦立中(中)成功返回地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周黎明

  刚从太空站返回地球的华裔宇航员焦立中透露———

  从太空能否用肉眼看到长城?这个问题在杨利伟2003年10月太空之旅后似乎已经有了定论。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记者周黎明对此进行了两个月的专门调查,并借助
华裔宇航员焦立中的特殊优势,证明了这是有可能做到的事,但难度极大。

  要用肉眼看长城

  昨天,美国华人宇航员焦立中(英文原名LeroyChiao)从太空站返回地球,降落在哈萨克斯坦。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名担任太空站站长的华人、第一名为总统选举从太空投票的宇航员,在太空一次性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之一。至今,他已有四次太空之行记录,飞行时间共228天,太空行走共41小时。

  在这次6个月的太空之行中,他带领俄国同事,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有趣的是,其中有一项任务不是美国太空总署分配给他的,而是他自己设置的,那就是:他要从太空用肉眼看长城。

  两个版本的说法

  围绕着从太空用肉眼看到长城这个话题,目前,大致有两个版本的说法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是:长城是能从太空用肉眼看到的两个人造建筑之一(另一个是荷兰大坝),而另一种说法则更极端,认为长城是唯一能从太空用肉眼看到的建筑。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阿波罗17号登月行动的总指挥尤金·塞尔南曾多次表示他看到过长城;而以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为代表的科学家则表示,只有长宽都达到500米的物体,在太空才有可能被肉眼看到,杨利伟的否认只是为第二种观点提供了佐证。

  把肉眼看长城当任务

  如果有意从上述说法中理出头绪,焦立中可能是最合适的人选。焦酷爱飞行和摄影,对拍摄中国名胜的太空照片有着浓厚的兴趣。另外,他把太空肉眼看长城当作自己的一项任务,而且希望能“出示证据”。

  在对焦立中两个月的电子邮件采访中,他传回的第一批照片已经能初步显示,那中外两个版本的传说都是不准确的:从太空能看到很多人造建筑,如看北京的环路要比看长城容易得多。对于是否能看到长城,他的回答是:“我无法判断我是否已看到,因为从我的高度,长城跟公路难以区分。”

  焦所说的高度是350至360公里,跟王渝生所说的300至400公里相仿,但回头分析塞尔南的言论及他的航天记录时,发现他说的距离是160至320公里。奇怪的是,以前的报道中,没有人问塞尔南是在哪次飞行中看到长城的,当时高度是多少,他借助了什么工具(如地图)等。人们对塞尔南既尊敬又怀疑,因为他似乎每到一地都声称曾从太空看到过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因此不少人把他的话当作是无伤大雅的恭维。

  太空拍摄长城照片

  焦立中于今年2月20日拍摄了一组他认为是长城、但无法辨认的照片,这组照片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肉眼看长城的可能性及难度。经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魏成阶研究员鉴定,这几张全是八达岭的照片,但一般人只能辨认出道路,无法区分路和长城,甚至会把山脊和山谷看反。

  魏教授说,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失误,去年初欧洲宇航局发布的一张卫星照片,声称其中标明的一段是长城,但他一眼便看出那不是长城,甚至不是山脊,而是山谷或河床。他说:对于宇航局来讲,这是一个不应该有的错误。

  空中看长城的诀窍

  魏教授说,空中看长城有两个诀窍:一是一般地说长城沿山脊而建,如果城墙反射的太阳光线较强的话,会在照片中沿山脊形成一条亮线。二是长城在经过山顶高处时,会建有面积较大的烽火台,具有很强的太阳光反射,在照片中形成亮点,这是道路所没有的。他详细标出了焦立中照片中哪条线是公路,哪条是铁路,哪条是长城。他先根据铁路路轨的宽度,推测出图中每个像素大小为7至8米,最多不超过10米。他向记者展示,照片中有些线条一般是两三个像素,但过一段就会出现三个以上的像素,而公路或山脊是不可能有这种特征的。

  魏教授认为,能从太空拍到如此完美的长城照片,实属不易,因为太空站处于运行之中,而地球也在旋转。焦立中也证实了能拍到这组照片绝非偶然。首先,他必须非常熟悉长城周围的地形,他一边拿着详细地图,一边对准地球上的物体,观察或拍摄某个特定位置,每次最多只有15秒钟;而且在拍摄的时候,他必须随着地球转动的方向和速度同时移动相机,否则拍出来的照片会模糊不清。

  相机的设置

  这里需要说明,焦立中使用的是商店能买到的相机,并非军事器材或宇航局特殊用品。他用的是柯达DCS760数码相机,其实就是尼康F5改装的,通常用50、180、400或800毫米的镜头,2月20日的长城照片是用800毫米镜头拍的,速度是1/500秒,光圈开到最大f2.8,现在公布这张的原尺寸是3032×2008,压缩后(JPEG)是1.6兆,不压缩是17.4兆。

  其实焦立中更早的长城照片是去年11月24日拍到的位于河北和内蒙古交界处的一段,前段时间刚刚被美国太空总署鉴定为“人工方式最先拍到的长城照片”。那是用180毫米镜头拍的,但因有积雪,难度似乎比八达岭那张更低。

  用非特殊相机从太空拍到长城,跟用肉眼从太空看到长城,这是两个相关却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上述照片只能证明前者,不能证明后者,记者的调查试图证明这更多是一个辨认的问题,即焦立中自己的观点。我们不可能都到太空去亲自体验一遍,因此我们需要找出这些照片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焦立中肉眼中的“实景”。

  800毫米镜头的局限性

  首先,记者请教了《中国日报》擅长拍摄体育活动的摄影师杨世忠,他示范并说明,各种长度镜头能将物体放大多少倍,但不等同于将距离拉近百分之多少。尼康公司驻北京分公司的牟晓刚先生认为,用所说的相机和镜头从太空拍到长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有没有用800毫米的镜头到电视塔去试试?看不见的还是看不见!”这似乎从反面验证了800毫米镜头所具备的“望远”功能依然是有限的(牟还表示,除非看到底片,他不会相信这些照片的真实性)。

  焦立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照片上的物体确实要比他肉眼看到的大,但同时,卫星照片也有不利的一面,一般人很容易对单张卫星照片上的“假立体”不适应,错误的视觉,正好将山脊与山谷看反,即把本来高起的部分辨认为山谷、本来低凹的部分辨认为山脊。

  看到长城的几率非常低

  焦立中透露,太空看到长城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首先,虽说太空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每次所经过的方位是不同的,他在太空的6个月里,其中3个月根本不经过长城的纬度;除此,必须去除夜晚和阴天。如此删减后,能看到长城的次数已经非常少了。

  除去这些明显的障碍,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外在条件:一、太空站跟长城的角度必须非常适合肉眼观察;二、天空必须非常清朗;三、光线的照射角度必须非常完美,通常是清早或傍晚,当阳光投射到墙壁,使得一边出现强烈反光、另一边投下长长的阴影,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宽度“不足”。从主观上讲,观察者必须清楚地知道特定范围内公路、铁路、长城之间的地理关系。

  令人深思的因素———观察者的心态

  在本调查即将结束时,记者终于采访到远在巴西出差的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先生。王馆长重申:在正常情况下,太空的确不可能看到长城,“但不能彻底排除这种可能性”。除了天气、光线、太空船和所观察物体的角度等因素,他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全新因素———观察者的心态。

  王举例说:在公元前370至270年中国出现的天文专著《甘石星经》中,作者之一甘德记录了他看到木星旁的行星,当时根本没有望远镜,而且之后的2000年中也没有人再看到,至少没有这种记录,直到1609年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测到。

  几年前,一个晴朗的夜晚,一群小学生参观北京天文台,他们对木星一无所知,在老师的要求下用肉眼看木星,并说出看到了什么,其中有人说好像看到周围有小红星,但其他人均未看到。

  事实上,木星至少有47颗行星,但一般用肉眼无法看到。王渝生的例子为地球看木星的行星,或从太空看长城等,增添了一丝神奇的色彩。但用我们普通人的话来说,就叫做“眼睛尖”。

  太空最多能看到什么

  以上所说的都是指肉眼观察,一般认为,如果使用特殊仪器,从太空能看到地面报纸上的字,好莱坞电影中曾显示最多能看到汽车的车牌。关于这个问题,魏成阶和焦立中都是专家。

  魏向记者示范,采用空间分辨率为61厘米的传感器拍摄的太空照片,能清晰显示北京街头的汽车和广场中的行人。他说,这种传感器所拍摄的遥感图像,以前是谁都可以定购的,但在美国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期间,厂家暂时不向普通顾客出售。

  但魏不愿透露是否有功能更强的传感器能看到更小的物体。焦立中在进入美国太空总署之前,在一家公司工作时曾为宇航局设计了新一代的望远镜。当记者询问他是否有望远镜能看到地球上几毫米的东西时,他表示自己对间谍望远镜的用途并不了解。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进入中美官方机构认定的禁区范围,记者无意让他们两位“犯错误”,故不再追问。

  焦立中在太空站的最后两个星期里,收到了记者传给他的、经过魏成阶教授标示的八达岭照片;换言之,他知道了公路和长城之间的方位关系。但从那以后,他只有两次机会以理想的角度飞过八达岭,但天气均不理想。因此,他此次太空之行未能用肉眼看到长城,但他至少证明了肉眼看长城的高难度,以及那一丝可能性。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关于长城的传说能扎根,自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但跟神话一样有夸张的成分。从逻辑上讲,长城若能被看到,故宫就根本没问题。焦立中说他能轻易看到的物体,包括杨利伟起飞的发射台、埃及Giza的金字塔、机场、大坝等。虽然这些建筑的总面积远不如长城,但它们的形状更规则,而且跟周边环境的反差很大,在相同的天气下更容易被看到。

  另外,有些人把太空(一般指宇航船的高度)跟月球等同起来,这是一种谬误,因为在月球上是绝对看不到任何地球上的人造物体的。

  结论

  从太空肉眼看长城,其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从几位专家的阐述及焦立中拍摄的几批长城照片中,无法得出一个具体的概率数字,但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比如一个硬币掉在一个大花园里,被附近小路上行人看到的可能性非常低,首先它很小,而且很可能被树叶等物挡住,加之硬币周围有很多形状相似的小石片,从远处看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如果有一束光打在硬币上,产生反光,硬币对于某个角度的观察者就会产生发光体的效果。再如果有一个人每天在小路上散步,而且他知道硬币的具体位置,那么他看到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如今有人将石片跟硬币之间的位置关系向他描述出来,那么他应该是最可能看到硬币的人。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