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春:圆明园的启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 18:08 科学时报 | ||||||||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落后挨打的历史屈辱中进行的,强烈的发展愿望和求富心态压倒了一切,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发展经济,无可置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大多数经济发展中心都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弹指一挥间,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建成了一个个巨大的钢筋水泥城堡之后,蓦然回首,故国难寻旧梦!中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几乎荡然无存。从大都市到小县城,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南方北方,单调乏味的建筑风格,千城一面的草坪树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受到了彻底的破坏。于是,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屈辱,也是中华民族的无上光荣。圆明园高超的造园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永恒的象征,圆明园的品位和气质是八国联军毁灭不了的,圆明园的性格和精神是不可摧毁的,因此,圆明园的巨大石柱虽然历经劫难却依然高高挺立,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坚强气概。中华民族的历史多灾多难,我们曾经接受了无数的考验,我们也取得了无数的成就,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中华民族的复兴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经济复兴是基础、是手段,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中国人的文化尊严和思想性格,树立中国人的精神和道德。因为一时的屈辱而忘记了永恒的尊严,因为暂时的落后而忘记了光荣的历史,人穷志短、见利忘义,丧失尊严以求富贵,泯灭人性如同禽兽,这不是中国人的品格,这样的生活再富也是毫无意义的。 圆明园是西方列强毁灭中华文明的罪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不一定是一回事。中国不能发展成一个像西方列强一样的没有仁德、没有道义的强盗国家,一个没有文化传统和精神修养的经济大国不但没有意义,而且非常有害。当年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华,20世纪的法西斯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给人类文明造成的危害就充分说明,盲目的经济发展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中国也不例外,如果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没有了,中华文明将不复存在,中国人将成为没有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人。 圆明园是中国文化的纪念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是“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形象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工程。在圆明园的山水景观设计中体现了“巧夺天工”的智慧,实现了“宛若天成”、“浑然一体”的美学境界,表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思想,营造了“自然天真”的园林风格。“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根本主张。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美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因为遵从了“法天象地”的原则,“法天”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地”则“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缺一不可,这才是君子的完整道德。既有天、又有地,阴阳合德,不失偏颇,弥补缺陷,这就形成了一种刚柔相济的完整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争强斗狠,顽强拼杀,如果有失厚道,没有道德涵养,这样的人难免暴虐残忍,与禽兽何异?中国传统文化把握阴阳、讲究中庸之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富而好礼,不失仁爱之心。中国传统道德具有孟子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圆明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标本,它印证了“师法自然”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美学,在圆明园我们可以感悟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中国文化具有非常灿烂的物质文化,更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 圆明园和中国大多数公园一样,它们既是极其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重大的生态效应和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他们又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这里是一个城市中最有品位、最高雅的地方。然而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所有中国园林都存在一个与历史脱节、与现实脱钩的问题。资金困难、人才缺乏、管理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无力保护,认识模糊,守着无价之宝而不识宝,“拿着金饭碗讨饭吃”,甚至于自毁墙脚,随意破坏,任人宰割,以至于一个个完整的文化遗存纷纷被分解成支离破碎的旧屋、孤楼。景观的整体性一旦破坏,中国文化的灵魂就没有了,这是一种巨大的文化破坏,必须尽快制止。尽管如此,以公园为核心的文物古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零星孤岛了,它们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少得可怜,而且都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我们呼吁政府各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灵魂。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在是迅速抢救这些宝贵资源的时候了! 圆明园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资源,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圆明园具有非常独特的自身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国内外游客来到北京不能不去的地方。因此,圆明园的旅游开发价值是非常可观的,其园林审美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具有与日俱增的特点。圆明园“山水相依”、“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整体风格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风格,犹如一幅立体的富有情趣和意境的山水画,它是无比珍贵的园林景观艺术和山水文化精品。 保护圆明园,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这是当代全体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张正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