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人的视力为什么达不到3.0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11:39 新民周刊

  BY 顾绵琚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人眼视网膜的生物学极限视力应是3.0-4.0。换句话讲,假如人眼具有完美的屈光系统,人类的裸眼视力应能达到3.0左右。

  但众所周知,事实是,即使是2.0,能够达到的人也不多。那么,是什么妨碍我们看
得更远呢?当前眼科领域的热门研究之一告诉我们,个中原因是像差。

  人眼的像差分为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两种,低阶像差主要指近视、远视、散光等,而高阶像差主要指慧差、影晕等。人眼像差有30余种,包括角膜像差、晶体像差等等。像差使人眼的光学系统无法充分地发挥作用,妨碍人眼对视网膜分辨率(感光性)的充分利用,降低了视网膜成像质量,限制了视觉的敏感度。在没有低阶像差干扰的情况下,人眼视力可以达到1.0-2.0;如果高阶像差一并排除,人类就可以达到3.0-4.0的超常视力。

  像差的形成与人眼的结构性不完美有关,人眼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的表面曲度、轴心和内含物质所存在的局部偏差,使得经过偏差部位的光线偏离理想光路,以至所视物体上的点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不是一个理想的像点,而是一个发散的光斑,其结果是整个视网膜像对比下降,视觉模糊。根据光的波动学理论可以完整地评价和描述人眼的成像偏差,这种成像偏差

  被称为波前像差。波前像差概念的引入及对其原理的深入研究,不仅使人们对“目光如炬”有了新的希冀,更有实用价值的是,它使医生们认识到,LASIK(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手术的副作用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近十多年来,LASIK、LASEK、PRK等手术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被眼科专家和屈光不正的患者广泛接受,取得了很好的视力效果。但在改善视力的同时,有些患者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夜间眩光,夜间视力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现象。现在,医生们已经知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传统的LASIK手术矫正的只是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而对球差,慧差等高阶像差的矫正无所作为。

  于是,波导LASIK(又称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应运而生。也就是在手术前先采用波前像差分析仪对患者整个眼球的屈光进行详细测量,以获得患者每一只眼睛像差数据的“微小差别”,然后对患者度身定制手术方案,并以此引导准分子激光的治疗。这种个性化的治疗不仅纠正了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也能纠正球差、慧差等高阶像差,使患者术后的视力和视觉质量更好,并减少了眩光等不良反应。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世诺瑞金眼科中心率先使用波导LASIK后,患者手术后的随访结果十分良好。

  (作者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世诺瑞金眼科中心行政主任、博士。咨询电话:021-64377430)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