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争议专题 > 正文

专家质疑:圆明园是谁的公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6:23 北京晚报

  在一片激烈的争议声中,圆明园防渗工程1日傍晚停工。“下午4时,我们接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正式通知,要求补办《环境评估报告》。”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朱红告诉记者。而此时,在湖底铺设防渗膜的工作已接近尾声。一切似乎都太晚了。

  “要不是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的偶然发现,恐怕这层厚厚的塑料布就要‘悄然’铺在圆明园湖底了。”北京大学教授李迪华质疑:“国宝”的命运怎能系在“偶然发现”的“钢
丝绳”上?

  在专业人士先后从生态保护和文物保护角度对防渗工程提出质疑后,这一工程是怎样被决策出来的,成为争论的又一个焦点,也是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

  圆明园管理者称,工程上马前经过了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海淀区水利局十几位专家的论证,承认项目开工前忽视了环境影响评估这个环节,并称防渗也是无奈之举。

  “为什么当时的专家论证结果和现在的专家质疑声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一位市民反问道,“当时的专家论证会是否有走过场的嫌疑?参与论证的专家是否有‘御用’的嫌疑?”

  至于圆明园管理者对程序的“忽略”,更是引发各界一片质疑。在圆明园这样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一项耗资3000万元的“宏伟”工程,居然疏忽了报批手续,到底应该指责管理者的无知,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对此,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事实上,没有履行环境影响评估报批手续的绝非圆明园一家。通过圆明园这一事件,足见目前建设单位环境意识之淡漠,也揭示出管理体制的重大欠缺。

  在北京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要恢复圆明园原有的“山形水系”,再现当年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美景,确实是件令管理者头痛的事。但问题的关键是,管理处作为圆明园的代管者,是否有权擅自决定“国宝”的命运。  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应该遵循“重建昔日辉煌”还是“保持遗址现状”的原则,这个持续多年的争论,随着防渗工程的争论再度凸显出来。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圆明园所在的地区被称为“海子”,是一片辽阔的水域。后来,这里逐渐演变为湿地。新中国成立初期海淀一带还在种水稻。“但目前北京严重缺水,恢复当年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景象是不现实的。”一位历史学家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延芳指出,文物价值和文物美在于历史原创性。圆明园的历史原创性更在于废墟悲凉的沧桑感。他认为,现在进行的修复与遗址公园的精神不符。

  正如很多专家指出的,圆明园是国家的公园,还是企业的公园?是遗址公园,还是商业公园?在其基本功能定位尚未争论清楚的时候,代管者就擅自对圆明园实施改造,是否有欠妥当?毕竟有一点是清楚的,圆明园不是管理处的圆明园。新华社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圆明园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